宋朝士大夫地位?宋代士大夫政治的意义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宋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宋代以市民文化发达著称,文艺趋向于市俗化、平民化,城市也有突出的发展,因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的文艺高峰 。而宋代文学当中也颇有如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这样官民关系如鱼水般融洽的例子 。
然而宋代士大夫和底层百姓之间的压迫和矛盾,实质上是发展到了极点的 。著名史学家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就评价宋朝"财取于万民,唯恐其有余.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 。显然宋代的市民文化发达,文艺生活丰富只是史料给我们展现出的表象 。当我们掀开表面那一层浮华温情的外衣,百姓遭受吸脂吮血的惨状会将一切的幻梦彻底打碎 。
庶族士大夫的蜕化
宋代被公认为庶族士大夫政治的开端,宋代士大夫属于隋唐以后新型的士大夫 。然而这绝不代表庶族士大夫较东汉至隋唐的士族门阀要进步 。
当庶族士大夫未曾掌握高层政治权力,主要站在民间抨击士族门阀的腐朽以及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时,他们是具有很高进步意义的 。而入宋之后,科举制度的完善,印刷术的发展,也使得庶族士大夫彻底取代士族门阀站上了历史舞台 。
然而一切权力都需要制衡才能保持其良性运转,而宋代对于士大夫的过分优待乃至纵容,使得士大夫阶层严重失控 。宋朝不仅重文轻武,以文官驾驭武臣,且存在着或在事实上存在着一个不杀士大夫或不轻杀士大夫的所谓的祖宗家法,使得士大夫们获得了过分的自由,运用阶层特权时显得肆无忌惮 。
而宋代士大夫对于底层百姓的歧视,也达到了汉代以来的高峰 。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宋代成为了士大夫们挟制君主的一条口号,他们却极少考虑底层百姓的利益 。哪怕是出身极寒微的知识分子,"朝为田舍郎",一旦"暮登天子堂",成为统治阶级,马上对底层人民表现出高人数等的姿态 。文彦博对宋神宗所说的"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可以代表宋代大部分士大夫的心声 。
文章插图
苏轼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说:自古役人,必用乡户,犹食之必用五谷,衣之必用丝麻,济川之必用舟楫,行地之必用牛马,虽其间或有以他物充代,然终非天下所可常行 。……士大夫捐亲戚弃坟墓以从官于四方者,宣力之余,亦欲取乐,此人之至情也 。若厨傅萧然,则似危邦之陋风,恐非太平之盛观 。
苏东坡已经算是比较能体察民情的宋代知识分子,尚且将底层百姓比喻成牛马,认为他们合当提供劳役,而士大夫就天然应该享乐 。这种话语在现代看起来如果被"人民公仆"们说出来,无疑是无耻谰言,而苏轼却能讲得天经地义 。
庶族士大夫与富民的勾结
然而,我们确实看到宋代有大量官民相处融洽,官吏为百姓谋福利的记载,这是否矛盾呢?
除了建立政绩谋求升迁之外,我们必须注意到,宋代士大夫口中的"民",往往并非底层百姓,而是地主豪强等富民 。
宋代的户籍称作"五等版籍",分为主户和客户,客户即佃农,而主户依照财产等级分为五等,其中一二等拥有150亩以上的田产,属于地主阶级 。
宋代士大夫对于三四五等的主户,以及没有自己耕地的客户,其实是极尽歧视的 。而他们往往提到的民,事实上只包括一二等的富民,他们与士大夫阶层联系紧密 。如王安石变法时,士大夫纷纷反映民情不乐,事实上是因为变法损害了大地主的利益,而旧党士大夫就作为大地主的利益代言者发声 。
宋代士大夫比起前代更明显地与地主阶层进行勾结,原因有二,其一在于宋代士大夫大多本身就来自庶族地主阶层,其二在于比起前代较为封闭的士族门阀体系,宋代更庞大的利益集团能够与更多地主阶层达成合作关系 。而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制度,使得知识分子一旦掌握政治权力,就很容易利用政治上的上位优势令自己的家族成为大地主,这也使得宋代士大夫往往都考虑富民的利益,而不把底层人民放在眼里 。
而宋朝市民文化的发达,只是体现中上层城市居民和士大夫阶层联合压迫底层百姓所表现出的繁华表象,其背后则是无数贫农、佣工惨遭重税盘剥、官吏压榨、豪强欺凌的斑驳血泪 。
道德的崩坏
宋代名臣黄震曾经对宋朝政治做出评价,"曰民穷,曰兵弱,曰财匮,曰士大夫无耻" 。从表象上看,宋代士大夫"尚气节",为何会被黄震说成无耻呢?这是由于程朱理学的兴起,使得宋代的道德评价重小节而略大体,且并不把善待恩养底层百姓作为重要的评定标准,甚至道德评价成为拉帮结派、互相攻讦的党争工具 。
推荐阅读
- 周瑜是一位怎样的人?周瑜的地位
- 宋朝经济真的繁荣吗?宋朝经济实力谎言
- 宋朝收复了燕云16州吗-?北宋收复过燕云十六州吗
- 宋朝辽国怎么灭亡的?辽国为什么灭不了北宋
- 宋朝曹彬大将军?北宋开国功臣
- 宋神宗儿子宋徽宗?宋朝宋仁宗皇后是谁
- 红茶的分类与特点,云南红茶的地位
- 低价红茶,绿茶在中国茶行业中的地位
- 宋朝的社会生活?宋朝百姓真实生活
- 宋朝最后一个宰相?宋朝有几个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