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原因

【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原因】说到王安石 , 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 。
自古驱民在信诚 ,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 商鞅能令政必行 。
这是宋代著名诗人政治家王安石写的一首诗 , 是王安石羡慕秦朝时期商鞅变法的成功 , 不惜得罪当时秦国的旧贵族 , 就算给万金也不如说到做到的承诺 , 取信于民 , 赞扬商鞅变法时那种百折不屈的精神 。
宋朝积弱 , 寻求变革
宋代庆历新政失败后 , 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为加剧 , “贫穷”“积弱”的局面依旧伴随着风雨飘摇的宋朝在向前发展 , 边关西夏、大理、吐蕃、辽国、这些外部政权对大宋的江山虎视眈眈 。在这种情况下 , 要求改革的呼声很快就高涨了起来 , 终于掀起了一次更大的变法运动 。
宋神宗继位后 , 正值年轻气盛 , 想有一番作为 。他决定进行改革 , 以此来改变国家积弱的情况 。但是刚即位的神宗 , 身边都是经历过“庆历新政”失败的老臣 , 他们大都心灰意冷 , 死气沉沉 , 对改革丧失了信心 , 因此想要推行改革 , 必须找一个新的得力的人才 , 这时 , 王安石出现在了他的视线当中 。
王安石推行新法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的改革家 , 思想家、和文学家 。早在仁宗在位时 , 王安石就曾写过《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 主要阐述了社会动荡、朝廷弊端、奸吏充斥、人才匮乏等一系列问题 , 认为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 , 推行改革已迫在眉睫 。但当时宋仁宗没有能力去推行一场重大的变革 , 此事只能作罢 。
宋神宗十分赏识王安石 , 也十分了解他提出的改革主张 , 并且很满意他的改革意见 , 不久便任命王安石为副宰相 , 由王安石等人一起草拟新法 , 为了推行新法 , 还在各路设置提举常平官 , 督促新法的执行 。
八年的时间里 , 围绕富国强兵这一目标 , 王安石陆续实行了均属、青苗、农田水利、募役、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新法 。均输法 , 主要供应国家需要和限制商人 。青苗法等主要用于调整国家、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 , 以促进农业生产 。保甲法等主要用于统治军队秩序 , 整顿并加强军队的战斗力 。
另外 , 王安石还改革科举制度 , 对学堂进行整顿 , 以便于优秀的人才能够进入朝中任职 。
变革艰难 , 数次罢相复职
王安石的变法推行了15年 , 由于新法的推行触及了官僚贵族的利益 , 遭到了官僚贵族的强烈反对 。新法本身也存在不少弊端 , 再加上当时王安石急于求成用人不当 , 致使变法的效果没有预想的那么完美 , 但是仍然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 , 给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使豪强和富商活动受到了有效的限制 , 使下层地主和农民获得了好处 , 极大的稳固了宋朝的统治 。
公元1073年 , 全国突遇旱情 , 大量的灾民涌进汴京 。官僚贵族趁机指责变法触怒了天帝 , 才导致“天变” 。一时间 , 朝野上下形成了以天命、天意剿灭新法的一股逆流 。再加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整日在神宗面前哭诉 , 宋神宗随即对于变法动摇起来 , 王安石甚感失望 , 于是主动请辞 。神宗下诏 , 王安石出任江宁府知府 , 安心休养 , 允许随时入朝商议政事 。
王安石罢相离京后 , 新法由韩绛等人继续执行 , 后因吕变法派内部出现分裂 。新法的实施遇到困难 , 神宗再次召王安石入京复职 , 继续执行新法 。

王安石变法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王安石变法的根本原因

文章插图
变革失败
王安石再度任相 , 既要面对朝廷强大的贵族官僚势力的压力 , 同时他也无力改变变法派内部关系恶化的劣势 , 所以变法相比较以往 , 阻力更大 。碰巧这时没过几个月 , 东方天空突然出现彗星 , 这在当时被认为是非常不吉利的征兆 , 贵族官僚再次以“天变”为由攻击王安石和新法 。王安石苦苦坚持 , 但形势已经无法挽回 , 于是再次上奏请求罢相 , 退居江陵 , 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彻底的退出了政治舞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