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海高考语文作文?2018年上海秋考作文( 四 )


“天有其时 , 地有其财 , 人有其治 , 夫是之谓能参” 。诚然 ,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 四时有明法而不议” , 自然之理的运行有时并非人所能掌控 , 然而人对事物发展的进程绝非无能为力 。人与自然天地处于平等的位置 , 自然之理运行 , 而人亦有其可为/能把握的部分 。我们不应“藏于天而不知人” , 应把握、顺应规律 , 改变所能改变的一切 。“盛衰之理 , 虽曰天命 , 岂非人事” , 我们应把握自身、社会的命运、国运 。
同时 , 对于暂时无法掌握、尚有待于被认识的自然之理 , 一方面 , 我们应仰望星空 , 不断向宇宙探索 。另一方面 , 此时无为胜于“乱为” 。对人无法把握的部分 , 应顺天之理 , 为规律自然/不受干扰地运行留下空间 , 从而使自然万物趋于善的境界 。
故曰 , 顺天之性 , 尽人事 , 人方能诗意悠游地栖居于大地上 , 不以物伤性 , 而万物亦将和谐共生 。
点评:本文最大的亮点就是全文通过析因以明理 , 层层推进 , 一气呵成 。文章开篇亮明观点 , 借《双桅船》巧妙引出作文材料 , 然后给出答案“人可以顺天之性 , 尽人事” , 简洁明了 。论述部分先阐释两个重要概念“重要的转折”和“意想不到” , 进而分析“出乎意料的原因”在于“自然与人”:自然之无限“有待于被不断探索” , 而人类“懒于探索规律 , 把握规律” 。最后通过分析“自然之理”的知与不知 , 得出“顺天之性 , 尽人事”的结论 。本文的另一个亮点就是使用材料丰富多样 , 如开篇所引舒婷《双桅船》、文中的“凡事预则立”、“稊米之在太仓”的引文 , 对《荀子·天论》的引述和分析……娓娓道来 , 说理充分 。启示写唯有涉猎之广 , 方能识见之深 。
尽人事 , 听天命(一类中)
世上有许多重要的转折 , 都是在意想不到之中发生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无能为力 , 我们应当采取尽人事 , 听天命的态度 。
转折是一个中性词 , 对于积极的转折即转机 , 自然不必多言 。而对于消极的转折 , 其产生原因有二:天灾和人祸 。
先从人祸说起 , 我想《伶官传序》中“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一句 , 可以很好地概括人祸产生的原因 , 转折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生活无数疏忽的累积 , 或是因为认识局限 , 即没有发现潜在的风险 , 但的自以为是的心态 , 认为只要把握好主要矛盾就足矣 , 因而有意或无意地遗漏 。对于这一类原因 , 我想荀子所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可以很好地解决 。我们需要广泛的涉猎 , 学习 , 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理解事物 , 在把握事物全貌的情况下 , 发现潜在的风险 , 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反思、自省 , 避免祸患的发生 。
而对于天灾 , 我们也并非无能为力 。我们应当提升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认知 , 探索事物发展规律 , 从而做好准备 。
但时候 , 我们面对的许多转折仍是意想不到且无法避免的 。对于这些 , 窃以为 , 我们应当采取积极的态度 , 坦然面对 。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 , 乃是幸福本源 。”许多转折也许会打乱我们的生活节奏 , 给我们带来痛苦 , 但从人生的角度来看 , 它亦能丰富我们的人生经历 , 在视角变换中领略别样风采 。
苏轼一生历经波折 , 其中最严重的莫过于乌台诗案 , 一夜之间 , 苏轼从朝中元老变为罪臣 , 被发配到偏远的黄州 , 但苏轼并未因此消沉 , 他与世俗农夫一起务农活 , 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发出:“吾上可陪玉皇大帝 , 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的掷地有声的人生格言 , 人生中的挫折莫过于从巅峰到底谷的起落 , 但即便如此 , 亦能从中发现人生的乐趣 。况且 , 苦难本身也是一种财富 , 苦难能够历练出生命的韧性 , 对苦难的思考也能够提升人的思想境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