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写的什么之驴 柳宗元的黔之驴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 )

高潮 。而所有这些变化又无不围绕着“以为神”的思想认识 。
虽然老虎“远遁” , 但从虎一开始所表现出来的虽怕驴但并不甘心的心理活动来看 , 它是不会一走了之的 。事实正是这样 , 虎不但没有逃之夭夭 , 而且很快就看穿了驴子的假象;不仅逐渐消除了畏驴之心 , 甚至慢慢产生了吃驴之意 。
文章接着主要写虎对驴认识的深入 。“然往来视之 , 觉无异能者 。”这是虎对驴“神”的形象怀疑的开始 。这里的一个“然”字 , 非常有力 , 具有特殊的作用 , 不仅是语气的转折 , 而且也是虎由怕驴到逐渐认清驴的本质并最后把驴吃掉的整个情节的转折 。“往来” , 说明老虎的观察是多么细心和频繁 。因而“觉无异能者” , 并进而“益习其声” , 对驴的吼叫声也逐渐习惯了 。心理上的这一变化 , 必然导致行动上的更加大胆 , 于是 , “又近出前后” 。这里的“近” , 比“稍出近之”的“近” , 又进了一步 , 是逼近的意思 , 充分反映了老虎“觉无异能者”的心理 。
那么 , 既然认为驴子没有什么了不起 , 又为什么“终不敢搏”呢?这是因为老虎对驴的底细尚未彻底摸清的缘故 。——虽然“觉无异能者” , 但驴子的“无异能” , 只不过是自己的主观感觉罢了 , 实际情况如何 , 谁又知道!一个“终”字 , 把老虎慎重对敌、不敢贸然行事的思想揭示得淋漓尽致;而一个“搏”字 , 又把老虎围绕驴子煞费苦心的全部目的披露无遗 , 从而为后面的吃驴情节作了伏笔 。
这一节写虎“觉无异能者”的心理活动 , 尽管归结为“终不敢搏” , 仍有怕的意味 , 但与开始的怕不仅有着程度上的不同 , 而且有着性质上的区别:以前的怕 , 是担心自己被对手吃掉的恐惧;怕 , 只不过是担心自己不能顺利吃掉对方的顾虑而已 。所以 , “终不敢搏” , 既说明了老虎对驴的认识由“以为神”到“觉无异能者”的巨大进步 , 同时也说明了它对驴的彻底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 。
后来 , 虎取得了对驴的彻底认识并终于消除了顾虑 。文章接着写虎对驴认识的最后完成 。为了彻底摸清驴的底细 , 改变自己“终不敢搏”的心理 , 虎进行了一系列的试探活动 。首先 , “稍近” 。这里的“近” , 比“近出前后”的“近” , 又进了一步 , 说明虎已经非常贴近驴子了 。“稍近”之后 , “益狎”——这是对驴进行戏弄;进而又“荡倚冲冒” , 摇摇它 , 靠着它 , 撞击它 , 甚至扒着它的脊背——这是对驴进行挑逗 。
这里 , 不仅写出了虎一系列的挑衅性的行动 , 而且通过它得寸进尺、逐步发展的行动 , 还表现出它大胆而谨慎、既藐视对方又重视敌手的思想 。由“近出前后”的观察到“稍近”的试探 , 已经大胆了 , 但这毕竟只是距离的逼近;见对方没有反应 , 才进而由“稍近”的试探到“益狎”的戏弄 , 但这毕竟只是态度上的不恭;见对方仍然没有反应 , 最后才由态度上的“益狎”到动作上的“荡倚冲冒” 。看到虎越来越无理和放肆 , “驴不胜怒 , 蹄之” 。这一下驴在虎的面前终于暴露了自己的全部秘密 。所以 , “虎因喜” 。显然 , 它是在为自己终于摸清了对手的老底——最大能耐不过一“蹄”而已——而在窃窃自喜 。然而尽管如此 , 虎在下最后结论之前 , 还得要“计之” , 在心里掂掇掂掇 。掂掇对方是不是还有更厉害的招儿没有使出来 。想想自己都已经对它“荡倚冲冒” , 使它到了“不胜怒”的程度了 , 盛怒之下 , 不顾一切 , 不可能会保留一手 。一个“计”字 , 又一次有力地说明了虎对陌生之敌的格外重视 。经过审慎地“计之”以后 , 才“曰:‘技止此耳’” 。
到这里 , 虎已经把驴的本质彻底揭穿了 。随着它对驴的认识的最后完成 , “终不敢搏”的心理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 “因跳踉大? , 断其喉 , 尽其肉 , 乃去 。”这一小节写驴终于葬身虎腹的下场 , 尽管情节非常简单 , 但作者写起来并没有简单化 。吃驴之前 , 先写虎“跳踉大?” , 大发威风 , 用足令百兽魂飞魄散的一吼一纵震摄住对方 , 让它乖乖就范;吃驴时 , 也不是一下子就“尽其肉” , 而是先“断其喉” , 击其要害 , 使其毙命 , 然后大嚼大吃 , 一啖而光 。这样描写 , 既生动而具体 , 又说明了老虎的机警和精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