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智谋 曾国藩和诸葛亮谁厉害( 二 )


究其原因 , 首先是由于与诸葛亮的性格不合 。据说魏延“性矜高” , 意思是说魏延有点骄傲 , 看不上别人 , 而诸葛亮为人却是“一生唯谨慎” , 对那些富有开拓精神敢冒大险的建议唯于采纳 , 对这样的人也一贯实行压制政策 。魏延每次随诸葛亮出祁山北伐 , 都提一些出奇兵冒险的建议 , 如“辄欲请兵万人 , 与亮异道会于潼关 , 如韩信故事” 。意思是说 , 魏延总是请求诸葛亮给他一万人 , 他要像韩信那样 , 从褒中出击 , 沿秦岭而东 , 当子午而北 , 十天之内可奇袭长安 , 与诸葛亮在潼关会师 。魏延的这个建议当时看来应该是十分正确的 , 远比诸葛亮步步为营的进攻方法要好 , 而这一建议也是建立在对敌情、路途、后勤供应诸方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 , 完全有可能实现 。况且 , 即使失败 , 也不会动摇北伐的根本 , 伤亡也不会太大 。但如果成功 , 其意义可想而知 。对于这种设想 , 诸葛亮“制而不许” , 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自己当初在《隆中对》中所说的两路夹击进攻中原的设想 。每次都是这样 , 魏延的积极性不免受到了极大的压抑 。因此魏延发些牢骚也是极其正常的 。魏延“常谓亮为怯 , 叹恨己才用之不尽”等等 。时间一长 , 诸葛亮对魏延产生了偏见、成见 。这可就犯了大忌 。
其次是遭受了小人的谗言 。在诸葛亮己经对他有成见、不信任他的情况下 , 最容易被人谗毁 。而谗毁他的人与他又有极大的矛盾 , 更为重要的是 , 这个人与诸葛亮关系密切 , 最后又手握大权 。此人便是杨仪 。《费伟传》上称魏延、杨仪二人“相憎恶 , 每至并坐争论” , 《魏延传》上更形容二人“有如水火” 。公元234年 , 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中一病不起 , 自知命不长久 , 便背着魏延秘密地与长史杨仪、司马费讳、护军姜维等商量退军节度问题 , 作出了“令魏延断后 , 姜维次之 , 若魏延不从命 , 军便自发”的决定 。诸葛亮这样安排退军 , 魏延不明真相 , 不服杨仪 , 不接受其指挥是完全可以想象的 。果然 , 诸葛亮死后 , 杨仪采取了“秘不发丧”的措施 , 当费神去探听魏延的意见时 , 魏延说:“丞相虽亡 , 吾自见在 。亲府官属便可将丧还葬 , 吾自当率诸军击贼 , 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 , 当为杨仪所部勒 , 作断后将乎!”如果向魏延解释诸葛亮的意思 , 魏延未必就不听指挥 。结果是魏延与杨仪开战 , 使蜀军乱作一团 。
在战略上谁是谁非另当别论 , 但由于杨仪护送着诸葛亮的遗体 , 又拿着尚方宝剑 , 自然成了“正义”的化身 。于是魏延便成了反贼 。如果看看杨仪对魏延的态度和日后的作为也许就不难明白杨仪假公济私和实现个人野心的企图了 。
当马岱将魏延的人头送给杨仪时 , 杨仪用脚踏着魏延的头说:“庸奴 , 复能作恶不 。”直到 “夷延三族” , 才解了个人心头之恨 。如果是 “公仇” , 何来这样的意气 。杨仪杀了魏延 , 到了成都 , “自以为功勋至大 , 宜当代亮秉政” , 谁知只得了一个“中军师”的不大不小的官 , 于是怒于声 , 竟然十分悔恨地说:“往者丞相亡没之际 , 吾若举军以就魏氏 , 处世宁当落度如此邪!令人追悔不可复及 。“(《三国志?蜀书?杨仪传》)这哪里有一点忠于国家的影子!
魏延在诸葛亮死后 , 因一时冲动而忘了大局 , 是不应该的 。但我们在这里不是考虑论功行赏或是按律处罚的问题 , 而是说魏延完全可以不 “反” , 不听杨仪的话是不是 “反” , 还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 如果魏延不是被杀 , 而是打了胜仗再回成都 , 向刘禅交差 , 情形会怎样呢?问题在于诸葛亮没有安排好 。岂止是没有安排好这一件事 , 整个魏延就没有用好 , 魏延认为自己在诸葛亮的手下是 “不能尽才” , 可谓切中要害 。如果和曹操的用人比较起来 , 诸葛亮差得何其远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