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被谁灭了 朱由检在位多少年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由检亡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天启七年八月十一日甲辰,明熹宗崩,由于没有子嗣,崇祯皇帝受遗命于同月廿四日丁巳继承皇位,时年十七岁 。
次年正月初一癸亥,改年号为“朱由检” 。自朱由检元年起,中国北方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汉南续郡志》记中有记载:“朱由检元年,全陕天赤如血 。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年大旱,水涝,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 ...
朱由检十三年,长江流域爆发水患,受灾最严峻的江南地区沦为泽国;
朱由检十四年,全国大旱,各地庄稼颗粒无收;
朱由检十五年,多地爆发瘟疫,病死的百姓不可计数;
... ...
可以说,此时的大明王朝,就像风雨中摇曳的扁舟,无法承受任何风浪 。屋漏偏逢连夜雨,不断有流离失所的饥民饿红了眼睛,揭竿而起,各省不断传来民变的消息 。为了镇压民变,崇祯皇帝首先任命杨鹤为剿匪主将,随即,又更换为曹文诏,后来,又用陈奇瑜,复用洪承畴 。
十年内,朱由检频繁更换讨伐农民起义军的将领,其中,许多将领都在镇压民变的过程中表现了出色的能力 。然而,此时的明朝已危如累卵,明军在如野火燎原普通的民变面前毫无反抗之力,在朝廷多次围剿中,闯王李自成安稳 无恙,反倒在河南建立了根据地,闯王的势力如日中天 。
然而,更让崇祯皇帝头痛的是,盘踞在北方的皇太极 。
于白山黑水蛰伏了数十年的后金经努尔哈赤经营,大有与明朝分庭抗礼之势 。随着皇太极屡次进犯北境,明军在两线作战中力不可支 。史籍记载,此时朝廷每年需要拨付超过两千万两白银的“三饷”,国库早已空虚,经常发生断饷的情况 。
由于,没有足够的军饷,明军士气大减,不时传来各省守军哗变的消息 。崇祯皇帝的神经已经极度脆弱,变得敏感多疑,逐渐对朝中百官失去了信任,变得独断专行 。朱由检在朝政中屡犯大错,在登基之初崇祯皇帝曾致力于铲除专权的宦官,后期又重新扶持了一大批祸乱朝政的阉党 。
根据《春明梦余录》记载:“朱由检二年十一月,以司礼监太监沈良住提督九门及皇城门,以司礼监太监李凤翔总督忠勇营 。”朱由检的身边逐渐聚集了一批谄谀小人,最后,使后金的反间计得逞,袁崇焕惨死在了崇祯皇帝的手中 。
随着国家形势愈发严重,崇祯皇帝也变得越来越多疑,他以办事不力为由,先后诛杀了七名总督,十一名巡抚 。明军苦于双线作战,在内外夹击中屡战屡败,崇祯皇帝不得不考虑与其中一方议和 。然而,该与哪一方议和呢?
闯王闯王李自成身后站着百万饥民,若与闯王议和,明朝要拿出的赈济款可谓天文数字 。而明朝的士大夫又参考了南宋的前车之鉴,坚决反对朱由检与满人议和 。朱由检左右为难,始终摇摆不定 。崇祯皇帝曾试图暗中进行与后金的议和事宜,他采用了杨嗣昌的建议 。
不久,崇祯皇帝便决定:派使者前往北方联络皇太极 。然而,卢象升听说这件事后,冒死直谏,对崇祯皇帝表示:“陛下命令臣督师,臣只知道战斗,不知道投降,若与满人议和,臣唯有一死!”面对不肯屈服的朝臣,朱由检只能打消了议和的念头 。
随着战况愈发危机,总督卢象升战死疆场,朝廷再失一员良将,形势愈发不可扭转 。朱由检十五年,明军在松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全线落败,锦州、松山全部沦为后金领地,守将洪承畴临阵投敌,北方战线崩溃 。
【朱由检被谁灭了 朱由检在位多少年】无奈之下,朱由检瞒着文武百官,与兵部尚书陈新甲谜团商量议和事宜 。谁知陈新甲的家丁泄露了这一机密,群臣震怒,为了安抚群臣崇祯皇帝不得不把陈新甲当作挡箭牌,将其处死以泄群臣之愤 。就这样,明朝失去了与满人议和的最终机会,一切希翼都破灭了 。
朱由检十七年,明朝面临灭顶之灾,崇祯皇帝不得不召集群臣商量南迁事宜,却再次遭到群臣反对,朱由检留着眼泪对大臣们说道:“我绝不是亡国之君,但你们都是亡国之臣 。平日里我待你们不薄,为何值此危难之际,没有一个人支持我呢?”听完这番话,陈演、光时亨等大臣再次劝谏崇祯皇帝,最后双方不欢而散 。
退朝时,崇祯皇帝对陈演、光时亨等人说道:“阻朕南迁,其罪当诛,朕感念你们的功劳,暂且饶了你们这一次 。”为了完成南迁,朱由检谜团召见了李明睿和左都御李邦华,最后,认为主持南迁工作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