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品牌_母子品牌关系多元并存


茶品牌_母子品牌关系多元并存

文章插图
在往年的评估报告中 , 我们多次就中国茶叶品牌生态系统结构问题进行过阐述 , 尤其针对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叶企业品牌这一“母子品牌”结构进行了剖析 。结合2021年度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评估有关研究结果 , 可以发现 , 母子品牌结构存在多种现实可能 , 而不同的结构关系 , 所带来的品牌成效也不同 。
【茶品牌_母子品牌关系多元并存】(1)母子品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许多茶叶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的关系表现为互利共生、共同促进 , 在数据上体现为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品牌价值 。如2021年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可见 , “福鼎白茶”品牌价值为52.15亿元 , 位列有效评估品牌的前10位 。以“福鼎白茶”为母品牌的“品品香”“鼎白茶业”“瑞达”和“誉达”等茶叶企业产品品牌的品牌价值均为本次有效评估品牌中的前20位品牌;“信阳毛尖”与主产信阳毛尖茶的企业产品品牌“文新” , 在本次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和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榜中也同样分别位列前10和前20位 。可见 ,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茶叶企业产品品牌”母子品牌协同 , “母荣子贵” , 能够充分发挥地缘优势 , 带来品牌综合实力的提升 , 提携子品牌的发展 , 实现母子联动的效果 。
(2)大区域小企业 , 大树底下好乘凉
部分企业产品品牌背靠着品牌影响力较高的区域公用品牌 , 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 母品牌知名度高 , 但子品牌实力欠佳 。如“大佛龙井”已连续12年在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位列前10位 , 但其子品牌的品牌价值始终未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 在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中影响甚微 。该情况也普遍存在于“西湖龙井”、“洞庭山碧螺春”等老牌名优茶品牌中 , 表现为品牌资源丰富的区域公用品牌在早期催生滋养了大量的企业产品品牌 , 但企业由于多种主客观原因缺少自我创新和发展的内驱动力 , 导致品牌成长效果不佳甚至止步不前 。
(3)小区域大企业 , 企业反哺区域
以往 , 对于农业品牌的发展普遍依靠企业的带动 , 忽略了对区域公用品牌的重视与建设 , 因此也造就了部分地区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小 , 而企业产品品牌影响力大的特殊现象 。如“修水宁红茶”区域公用品牌和“宁红”企业产品品牌 , “襄阳高香茶”区域公用品牌和“汉家刘氏”企业产品品牌 , 在现实层面均存在子品牌的行业影响力可能高于母品牌行业影响力的情况 。这也就形成了“母凭子贵”的局面 。
(4)企业品牌与区域品牌合作共赢
近年来 , 不少茶叶企业品牌与茶叶区域公用品牌达成合作 , 企业取得了地理标志等相关授权 , 区域公用品牌为企业产品品牌提供原料 , 而企业承担了品牌推广、渠道销售的职责 , 二者共同发展 , 释放合力 。如“艺福堂”品牌 , 与“安吉白茶”达成深度合作 , 成为安吉县区域外第一家获得“安吉白茶”证明商标授权销售的茶企 。2016年 , 艺福堂加入安吉白茶协会;2019年 , 艺福堂实现了全年“安吉白茶”单品销售突破1200万元的业绩 , 并获得了“安吉白茶金牌经销商”称号 。“艺福堂”也获得了“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授权 , 成为“西湖龙井”众多子品牌中的一员 , 二者优势互补 , 互相借力 , 共同提升品牌影响力 。
(5)企业侵权区域品牌 , 得不偿失
与上述情况相反 , 部分茶叶企业对区域公用品牌缺乏正确的认识 , 滥用证明商标、假冒区域公用品牌的现象频出 。假冒产品直接损害茶农利益 , 侵犯消费者权益 , 给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带来负面影响 , 易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为了保护茶农、消费者以及区域公用品牌自身的权益 , 近年来 , 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全国打假的新闻屡见不鲜 。如今年春茶上市期间 , 杭州警方以保护本地“中国驰名商标”知识产权为主题开展了集中规模化打假活动 , 在浙江、北京等9省12地破获了14起制售假冒西湖龙井案 , 涉案金额超7000万元 , 对违法使用“西湖龙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茶叶企业起到一定震慑、警醒作用 。除了西湖龙井 , 同样被侵权的福鼎白茶等区域公用品牌也纷纷下场打假 , 并对侵权企业进行处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