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科医学|千万别再迷信0糖0卡了!10万人亲测:有癌症风险( 二 )
综上,在前述超10万人参与的大规模队列研究中,研究者给出的结论是:人造甜味剂并不是食品或饮料中糖的安全替代品 。根据报告,欧洲食品安全局正在重新评估甜味剂用于食品中的安全性问题,这一发现无疑为他们,以及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工作提供了依据 。
即便对这些可能的风险都不在意,对消费者最大的诉求——减肥和控制体重,人工甜味剂很可能也没有多大用处 。
今年1月份Nature在线刊登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指出:尽管代糖饮料卡路里含量低而且不含糖,但是饮用量还是会与体重增加、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也就是饮用量越多,相关问题出现的风险越高 。
代糖饮料对那些有血糖问题,需要避免发生龋齿的人群,也许确是有其益处的,但是对于减重,避免心血管问题,似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处 。
且不说,代糖并非都没有热量——阿斯巴甜的热量与蔗糖相仿,已有研究也显示,代糖饮料与体重增加、心脏健康问题可能存在生物学上的关联机制 。
比如:人造甜味剂可能会让食物的口味更好;代糖饮料可能刺激神经反应,刺激神经肠道激素释放,消化的过程也可能调节食欲,进而导致体重不同的变化 。其中,与蔗糖相比,摄入糖精不但不会减重,还可能适度增加体重,摄入阿斯巴甜或甜叶菊对体重则没有影响 。
糖能够带给人们幸福感,但也是“甜蜜陷阱” 。在过去40年里,因为过量食用含糖饮料和食品,而产生的肥胖,以及由此衍生出的慢性疾病等问题,已经成了21世纪最大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 。
全球基于人群的研究汇总估计显示,从1975年到2016年,全球儿童肥胖症患病率从1%增长到了6%到7%;男性从3%增长到了11%以上,女性肥胖症患病率更是从6%涨到了15% 。
减糖已经成了全球行动 。
WHO(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每日摄入糖的量限制在每日摄入能量的10%以下,鼓励控制在5%以下 。
在中国,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人均每日添加糖量(主要是蔗糖)摄入量30g,其中儿童、青少年,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3~17岁常喝饮料的,仅从饮料中摄入能量就超过了总能量的5% 。按照倡议,成年人每天的摄入量要控制在25g以内,同时增加水果、蔬菜摄入 。
相比蔗糖,代糖的甜度比蔗糖更高 。前述法国研究报告显示,比如常见的“安赛蜜”的甜度是蔗糖的100倍以上;阿斯巴甜,甜度高出蔗糖200倍;三氯蔗糖的甜度更是蔗糖的600倍 。而且很多代糖是不含卡路里的 。
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量使用代糖,也在将人类引向另一个陷阱 。
“自然”甜味剂更好吗?
人工甜味剂的争议由来已久 。
人类最早合成的人工甜味剂是糖精,是一种用化学方法从甲苯溶剂中提取的物质,而甲苯是来自于石油、汽油等 。这种早在19世纪就研发出来的人工甜味剂,作为蔗糖的替代品,到20世纪50年代曾经非常受瘦身者欢迎 。
上世纪70年代,已经有研究者通过实验室研究发现,当时常用,也是人类发明的第一种合成甜味剂“糖精”与大鼠的膀胱癌有关 。
中国食品工业专家曾翻译过美国《食品工程》杂志的一篇报道,其中提到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研究发现:代替糖添加到饮料、食品中的甜味剂,主要是糖精和环已基氨基磺酸钠,大量使用可增加60%膀胱癌的风险 。而这里的大量使用,可能只是每天喝2瓶以上,含有这种甜味剂的227g装的饮料 。
争议之下,加拿大还曾对该物质下达过禁令 。美国也要求生产者在包装上印刷相关提醒 。
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因为来自不可食用的物质,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或者在保存、烹饪的过程中,出现的化学变化,被认为是其不安全的重要因素 。
比如甜蜜素(化学名环己基氨基磺酸钙,经过水解后就会声称有致癌危险的环己胺 。1986年已经被美国叫停,宣布“禁止直接加入或用于食品” 。
而纯粹基于生物技术生产出来的阿斯巴甜,进入人体后会分解成多种物质,其中包括苯丙氨酸,这种物质虽然是人大脑中必需的物质,但是摄入过量会非常危险 。患有苯丙酮尿症的人不能分解这种物质,就会导致其超标,出现身体发育缓慢,大脑和神经系统受损等问题 。对这种物质敏感的人也容易出现头疼、颈部麻痹、恶心等症状 。
所以直到今天,含有阿斯巴甜的产品,都会在成本表上提示产品中含有苯丙酮酸 。
推荐阅读
- 我是如何在SQLServer中处理每天四亿三千万记录的
- 家里忌讳养的花 家里千万不能养的6种花是什么花
- 隆合茶业投资4千万元开发有机茶种植与加工
- 这些汤晚上千万不能喝
- 4种菜天生就有毒 千万别吃
- 葡萄千万别这样吃 吃错了不防癌抗癌反而致疾病
- 六类人早餐千万别喝牛奶
- 厨房布局风水禁忌千万要提防
- 清雅源实业斥资五千万经营台湾茶叶生意
- 新昌网上茶市交易额破两千万 电商潜力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