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刘金龙对制茶的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 。
刘金龙 , 1967年出生 , 安溪龙涓举源村人 , 国家一级评茶师、茶叶加工技师 , 国家级示范合作社——举源合作社发起人 , 泉州市农村科普带头人 , 首届中国安溪铁观音制茶师(初制)大赛亚军 。
刘金龙是一位不善言谈的人 , 可是 , 一说起茶叶制作的方法 , 他就兴奋得手舞足蹈 , 忘乎所以 。酷爱制茶的刘金龙 , 对制茶的研究到了痴迷的程度 , 每次制茶 , 各道程序都要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 , 然后再比较、改良 。
刘金龙小时候生活在大队部旁 , 那里刚好有一个茶叶初制加工厂 。“别的孩子在玩泥巴 , 我却喜欢走进加工厂 , 看大人们制茶” , 刘金龙回忆起当初的情形时说 , “一开始只是看热闹 , 后来慢慢地迷上了制茶” 。
在耳濡目染间 , 刘金龙已掌握了制茶的手法 。12岁那年 , 他正式成为一名学徒 , 随即在当年暑假一鸣惊人 。“我炒出来的茶 , 茶厂的老茶师认为很好 , 安溪茶厂的老茶师去收购时 , 把我的茶认定为特级(最高级) 。”当时 , 整个大队都轰动了 。
二三十岁的时候 , 刘金龙到广东做茶叶生意 。在这期间 , 刘金龙不断地对比自己的茶和别人的茶之间的优缺点 , 对茶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我做茶有一个习惯 , 就是次次不离三 。”他说 , 制茶的各道程序 , 他都要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 , 并把它记录在小本子上 , 之后 , 对每个细节进行比较 , 再实施改良 。
这项工作前后坚持了十多年 , 研究的时间累计达一万个小时以上 。刘金龙制茶的工艺达到炉火纯青 , 对茶叶品质的判断也十分到位 。“我只要骑着摩托车到山上转一圈 , 看一看茶青 , 就能判断这些茶青以后能做出价值多少的茶叶 , 一般都是八九不离十 。”茶农们制好的茶叶喜欢拿给他点评 , 他只要喝一下茶 , 就知道茶农哪个制茶环节有缺点 , 要如何改进 。乡亲们因此很信赖他 。
刘金龙自己做的手工茶一直是镇店之宝 。“但是单靠我一个人做 , 一次只能做出一二十斤的好茶 。如果大家一起做好茶 , 一次可以做上千斤 。”这些年 , 刘金龙一直在思考 , 如何带动乡亲们制作好茶 , 一起走上致富之路 。“对 , 成立合作社 。”2008年 , 举源合作社成立 。合作社成立后 , 首先对茶园进行成片改造 。生产过程中 , 刘金龙总是到一线培训员工 , 对每一个制茶环节进行指导 , 合作社成批量生产出好茶 , 使用统一的品牌 。4年来 , 相比茶农自己生产的茶叶 , 合作社茶叶的价格提高了10倍 , 越来越多村民加入了合作社 。
代表作:举源名茶
【刘金龙,安溪龙涓制茶痴人创办合作社带农致富】具有传统的韵味 , 又有现代加工工艺的新鲜度 。在泡饮时 , 有正味、削青糅合的特殊韵味 , 在业内被称为“金龙味” 。
推荐阅读
- 刘嘉玲上海豪宅在哪里? 刘嘉玲晒两亿豪宅
- 百度设计总监演讲被嘘 百度设计总监刘超
-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刘枫考察八马茶业
- 汉家刘氏茶业,全球首条光波制茶生产线投产
- 脸上有这3个“特征”的女生,放弃“刘海”会更美,信我的准没错
- 男生齐刘海短发
- 男生刘海发型
- 风雅茗渊刘雅,做茶 是因为爱茶
- 昭平县茶人刘光日引领全镇茶叶共致富
- 刘仲华发布有关安化黑茶最新科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