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奇招应对边缘化 青藤动心推团购

【茶楼奇招应对边缘化 青藤动心推团购】约上三五好友,找个惬意的茶馆坐上一天,喝茶打牌吃自助餐,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老杭州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市中心、家门口的老茶楼这几年正在一家家淡出人们的视线 。
昨天,杭州市茶楼业协会的徐菲菲甚至不无忧虑地对采访人员说,如果传统的自助式茶楼不能顺利转型,扛住日益上涨的房租、物价和人力成本,这种具有杭州特色的茶楼行业在市中心或许就会越来越少,甚至慢慢绝迹 。因为现在的自助茶楼,正在慢慢地被边缘化 。
营业区域边缘化
房租逼迫
自助茶馆西迁
实在HOLD不住了 。作为陶陶居茶楼的老板,范国莲在2010年底着实打了一场心理战 。我们陶陶居的老店(凤起路)生意一直很红火,但房租很纠结 。2010年底,房东一口气要求涨价100万元,我实在吃不消 。
于是,在2010年12月31日,打烊,关门,陶陶居茶楼结束了在凤起路的最后一个营业日 。第二天,全体人马从热闹的市中心搬到了清净的四眼井 。
不仅仅是陶陶居,几乎在同一时期,还有多家茶馆从市中心搬到了城市边缘 。
黄龙茶艺馆,2011年1月,它也从曙光路黄龙洞搬到了西溪湿地东门口 。心源茶楼则是关掉了西湖边的庆春店,在滨江开出了新店 。
茶楼纷纷搬出市中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关键就是房租 。昨天下午,徐菲菲对采访人员说,以位于凤起路环城西路口的青藤茶馆锦绣店为例,一年的房租就高达300万元,南山路的老青藤也一样房租非常高 。平均下来,每天的租金成本超过8000元 。算上其他成本,一天要做满300个客人才能不亏钱 。房租在涨,员工的工资也在涨,有些HOLD不住的茶楼只能迁到城市边缘,寻找租金相对便宜的物业 。
市场地位边缘化
传统茶楼的生意在走下坡路
据徐菲菲介绍,最近几年走自助的路线越来越不景气,因为自助餐实在太容易复制了 。现在很多KTV里也提供自助餐,茶楼原来独有的竞争力已经不存在了 。
对于这一鸭梨,青藤茶馆馆主毛晓宇归结为杭儿风:这样的变化其实并不算稀奇,杭州人休闲的场所一直在变 。流行泡吧的时候,杭州南山路、黄龙、曙光路到处都是酒吧,后来是咖啡馆,前几年的茶馆风,现在是农家乐
对于老杭州人钱国华来说,这一点感受尤其强烈 。以前有外地朋友来杭州,钱国华总是喜欢带他们去茶楼 。一来是杭城特色,二来那时候去茶楼喝茶,自助餐不过五六十元,也请得起 。那时候茶楼火爆,自助的方式也感觉蛮新鲜 。可是现在,干货都是那么几样,熟菜也总是要去抢,去一次失望一次 。
同时,钱国华还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每家茶馆都悄悄提升了价格 。现在最少也得75元一位,四个人就得300元,太贵 。
老客的冷眼终究体现在了茶馆的营业额上 。除了多家茶馆纷纷搬入深山之外,还有些茶馆干脆转了行 。好月亮茶馆,走自助茶楼的路子走不下去了,因此干脆转行变成了餐饮 。徐菲菲向采访人员介绍 。
自助方式边缘化
茶楼纷纷推出套茶、点餐
茶馆受到的冷遇尤其表现在晚场 。据徐菲菲介绍,很多茶楼晚上的上座率都比较低,以景区和拱墅区为例,晚上10点以后普遍没人 。不像西湖周边,凌晨一两点都有客人,晚上反而是最旺的时段 。
陶陶居老板范国莲则对采访人员表示:搬到了四眼井,位置是在景区 。景区常见的规则是,晚上吃饭的人比喝茶的人多,下班以后吃个饭就回去了 。虽然没有准确统计,但平时还是明显能感觉到,白天的生意比晚上好,白天的客人比以前多,晚上的客人却比以前少 。范国莲告诉采访人员,为了增加晚场客流量,自己还特意增加了烧烤等新节目来吸引晚场的年轻顾客 。
这一方法很快奏效,现在陶陶居的店里,年轻顾客越来越多,已经占到了六成 。而年轻人的增多对位于景区、交通难免较为不便的茶馆无疑是一大好消息 。
除了想办法吸引晚场客流,各家茶馆还想办法逐渐改变了传统的自助模式 。最近两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茶馆开始放弃了单纯自助的模式,转向了点餐等其他营业方式 。
徐菲菲说,湖畔居茶楼是套茶,青藤锦绣店是点餐,老龙井、西湖国际茶人村也都是点餐式 。运河边上的很多茶馆、很多茶楼都把自助和点餐分开了 。采访人员了解后得知,湖畔居的套茶分为120元/人和180元/人两档,意思就是喝茶的时候不是自取食物,而是由服务员送上搭配好的固定套餐,包括茶点和水果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