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一直在努力,却还是原地踏步,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三 )


 
而对于普通人以及落后者来说,正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自身的突破点,从而导致无论能力还是成就本身的停滞不前,甚至于基于强大的竞争压力,寻求“鸵鸟心态”的逃避,而正由于在竞争对比中,难以找到一种有效的成功路线,进而导致自信心会严重受挫;
在没有自信的支撑下,靠毅力去坚持,毕竟效果是非常有限的,主要原因就是形成不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最终只会依赖于逃避心理来寻求自身的心理慰藉 。
 
3、思维方式的差异 。
卡罗尔·德韦克的《终身成长》中,提到了两种对个人成长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思维方式 。
固定型思维模式和成长型思维模式 。
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希望能够确保自己的成功,而具有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成功意味着拓展自己的能力范畴,意味着变得越来越具备竞争力 。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倾向于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做事,他们习惯于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到最好 。但对于不擅长的往往会有回避心理 。
而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倾向于不断尝试新鲜事物,来不断通过时间强化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认为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对自己都是一个有益于未来的磨练 。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呈现信息和知识的爆发式的增长,同时也对我们的能力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知识迭代的加速必然要求我们能力的持续提升,而随着学习工具、学习途径的广泛化,对于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打开了多扇门,提供个更多元化的机会 。
对于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由于囿于自身的认知范畴,学习意愿和能力都无法跟上时代 。
缓进就意味着原地踏步,而不进就意味着可能被淘汰 。

为什么你一直在努力,却还是原地踏步,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文章插图
 
熊猫直播的倒闭时,技术部经理李非的经历引起了网上热议 。
在采访人员采访熊猫直播被裁员工李非的时候,他说到:我想过39岁找工作会辛苦,没想到会这么残酷 。
而他的经历说明了很多问题:
李非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的魅力在于变化,残忍也在于变化 。他入行时,不需要学技术,不需要写代码,工作十年后发现,很多公司招聘要求上,他的岗位必须要技术化测试;
 
“我们那个年代,不管学的什么,进公司都是一张白纸,什么都是从头开始学,强化能力需要报班,走的是野路子 。
 
现在的大学知识系统化,不少学校出了软件测试专业,应届生出来的技术就比我强 。”
你不具备成长型思维,不进行高强度的知识结构的更新,你也就慢慢失去了职场竞争力 。
 
4、环境的因素 。
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同,对个人的成长也必然产生重要的影响 。
香港富豪——田北辰,在体验了两天清洁工生活、尝尽底层心酸后,一语中的:“这个社会在极严厉的惩罚读不成书的人!”
 
穷人和富豪的差距在哪?能力不足还是资源不公?
体验之前,他一直认为:“如果你有斗志,弱者也可以变成强者 。”,但录完这个视频后,他就头也不回的离开穷人身份,并且承认:“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只有弱者越弱,越来越惨!” 。
在体验中,他除了工作,就像吃饭睡觉,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做其他事情,在这种环境下,几乎没有生存之外其他的自由 。
当你无力改变环境的时候,你对自己的未来也就失去了掌控力 。
 
在这个两级分化越来越明显的年代,作为处于幂律分布中绝大多数的人来说,难道没有任何机会了吗?
如果你放弃了自己,为什么还希望世界给予你更多的机遇?
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摆脱马太效应对自己的负面加持,我们需要的就是找到合适的方法,竭尽全力摆脱马太效应的旋涡 。
 
为什么你一直在努力,却还是原地踏步,过不上想要的生活

文章插图
 
1、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定位自己 。
大部分的人都是天资平平的人,我们对于自己的认识程度,其实少的可怜,在销售领域,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最了解你的其实是你的竞争对手,而不是你自己 。
想要认清自己,不是关注你会些什么,而是你精通什么!
互联网时代已经大幅度的变成无差别的竞争,你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不仅仅有你类似级别的,更有哪些优秀甚至是顶尖级别的高手,这这种情况下,唯有突出自己的长板,你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