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畔寻茶

_原题为:西湖畔寻茶
陈小波摄
乍暖还寒的早春,爱喝茶的人总有些心不在焉,去年的茶喝得差不多了,今年的新茶还未上市 。俗话说“明前茶,贵如金”,这其中又尤以西湖龙井和洞庭碧螺春为甚,清明前长江流域江南茶区的茶园里总是一片忙碌,如果实在待得心痒,南下寻茶不失为一方妙剂 。
京华时报采访人员田虎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 。
□溯源
西湖群山中觅龙井
西湖龙井茶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中国唐代,当时著名的茶圣陆羽,在所撰写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中,就有杭州天竺、灵隐二寺产茶的记载 。如今若想去正宗的西湖龙井产区看看,便要深入到浙江杭州西湖的狮峰、翁家山、虎跑、梅家坞、云栖、灵隐一带的群山之中才好 。
杭州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工作人员陈刚告诉采访人员,每年三月底、四月初都会在西湖龙井茶乡举行

西湖畔寻茶

文章插图
“西湖龙井开茶节”,同时还会举办中国(杭州)西湖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弘扬传统茶文化,打造杭州茶都 。“今年茶博会的主题是‘东方品质茶丝之乡’,我们希望杭州能做到一区一茶,不同的产地都能有不同的茶文化,一般清明前来杭州体验茶旅游的游客会明显增多,因此我们也会推出相关的主题线路,其实茶园都是开放的,游客能够零距离地了解西湖龙井的采摘、炒制过程 。”
□茶乡人文
龙井路旁品茗问茶
古时冠名的西湖龙井茶叶有狮、龙、云、虎、梅之别,以狮峰、龙井地之茶为最优,其中奥妙,唯有亲去龙井村品茗问茶方可悟出,因此就有了“龙井问茶”之趣说 。龙井泉水清澈甘洌,龙井茶更负盛名,人们争先前来问询,构成了独特的龙井茶文化 。而“龙井问茶”也成为了新西湖十景之一 。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香溢林下 。游人慕名前来问山、问水、问茶道,堪称西湖春游的第一快事 。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游龙井茶园并亲采茶叶,看茶农炒茶 。他采摘过的茶树共有十八棵,后人用心培养,称之为“十八棵御茶”,并作为贡品每年进奉朝廷,如今这十八棵御茶树依然生长于狮子峰原胡公庙旁,亭亭玉立 。
周文劲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宣教部主任,博物馆离龙井村不远,每年3、4月份都会有大批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清明前后博物馆会推出很多茶事活动,让茶友和游客们能对茶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比如怎样的水泡出来的茶最好,我们都会请专家来讲品茶的课,基本上每隔几天便会有一场类似的活动 。”周文劲告诉采访人员,博物馆是从茶史、茶萃、茶事、茶缘、茶具、茶俗等不同方面对茶文化进行阐释,同时博物馆本身就被茶园所包围,边上都有茶农在采茶,游客看完展览马上就能实地体验 。
几十元在茶馆泡上一天
西湖边上有许多茶馆,梅家坞也有众多茶社 。杭州市茶楼业协会秘书长徐菲菲告诉采访人员,现在正宗的西湖龙井并没有上市,市面上见到的龙井或者是乌牛早(产于浙江省永嘉县乌牛镇一带,且在江南一带每年春茶最早上市),或者是去年的陈茶 。等到清明前后,游客就可以去龙井村、梅家坞品茶了 。其中,梅家坞是西湖龙井茶的原产地之一,每天都有上百辆大巴车载着游客来到这里品茶、购茶 。喝茶的环境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茶楼,环境比较好,还有茶艺表演可看,还有一种就是去村子里的农户家中,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但价格便宜、贴近自然 。
“在西湖边的茶馆里你能看到很多人都是泡在那里一整天,或者是商务客人,也有家庭聚会 。闻着茶香,赏着春光,不用挪动脚步一样可以感受江南的春天 。”徐菲菲介绍说,在茶楼里可以选择自助式的套餐,人均大约80元,除了品茶,还会有一些额外的小点 。至于农户家里就便宜得多了,人均二三十元即可 。
□问茶
用手炒才是人茶合一
茶叶的生长和当地的小气候、土质有很大关系 。有着近二十年开茶馆经验的杭州青藤茶馆总经理毛晓宇告诉采访人员,以西湖龙井为例,它必须产自西湖畔的群山之中,因为那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微酸而且排水性好 。外加林木茂盛,溪润常流,这种自然条件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发育 。“春天芽发得快,露水对茶芽也会有影响,所以要在晴天采茶,嫩芽不能用手掐,拇指与食指捏出底部,轻轻一提即可,否则会影响冲泡后的口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