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母亲的影响下 , 我们家里人也一直有着喝茶的习惯 。温奕昭说 , 当然 , 温家也一直从事茶叶种植 , 目前温奕昭和几个兄弟家种植的茶叶面积近百亩 。温奕昭一共有三兄弟 , 他是大哥 , 他的两位弟弟分别为84岁的温华昭和81岁的温培昭 , 目前这三兄弟身体都还很硬朗 , 温培昭更是几乎每天都下田干农活 。
温奕昭一家主要种植“鸟舌茶 , 虽然该茶产量不高 , 但滋味甘醇口感好 , “尤其这是母亲及先祖们留下的茶树 , 我们要一代代传下去 。温奕昭说 。
温奕昭一家只是梅州客家人种茶的一个缩影 。
梅州地处中南亚热带过渡地带 , 气候温暖 , 雨水充足 , 土壤多属红、黄壤酸性土 , 茶叶生产先决条件优良 。尤其是梅州全域海拔600米以上的高丘陵和山地有168.8万亩 , 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峰有140多座 , 其中 , 丰顺县铜鼓嶂海拔1560米 , 素有“粤东第一高峰之称 。梅州的茶叶种植遍布八个县、(市)、区 , 上百年以及数百年的茶树随处可见 , 而每一株老茶树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
千年历史 成就梅州茶乡美名
初夏时节 , 驱车前往清凉山 , 汽车沿着九曲十八弯的山路蜿蜒而上 , 待行至大山深处 , 映入眼帘的便是成片的青翠茶园 , 沿着梯田优美的弧线连绵不绝 。
“清凉山是名副其实的茶乡 , 据相关记载 , 清凉山种茶历史达数百年 。江载宝说 。据清代康熙、乾隆年间的两部地方志书记载:“清凉山 , 在黄沙嶂背 , 颇产土茶 , 山腰平夷 , 有小寺 。光绪年间的《嘉应州志》更是对清凉山茶以及独特的种植环境作了更为详细的描绘:“州境山高石露 , 故产佳茗 , 而以清凉、阴那、三台诸山所产为最 , 味清冽 , 似龙井 。乾嘉年间 , 清凉山种植规模的壮大 , 吸引了居住于梅州城区附近的梁姓、侯姓、颜姓等家族迁居高山 , 成为今天的茶乡人家 。
梅州是广东省绿茶发源地 , 茶叶生产历史悠久 , 农民素有种植茶树、制作茶叶的习惯 。据江载宝介绍 , 1974年 , 广东省考古专家在梅县三角地寮背岭的墓葬群中 , 挖掘出唐代釉陶器古茶具 , 由此推算 , 梅州在公元8001000年间 , 也就是唐末五代至北宋初期 , 就有了饮茶习惯 。公元9601280年间的《惠州府志》中也有长乐(今为五华县)生产土茶的记载 , “此外 , 梅县阴那山灵光寺和大埔县西岩山西竺寺历代僧人 , 都在寺庙前栽种茶树 , 制作茶叶 , 供香客饮用 。
清代和明代的客俗婚礼 , 视茶叶为吉祥物 , 摆设于洞房中 。1860年汕头辟为商埠后 , 梅州市的茶叶远销东南亚诸国 , 特别是梅县清凉山绿茶 , 条索紧结 , 匀整油润 , 香气清芳馥郁 , 汤色碧绿 , 清澈明亮 , 滋味甘醇爽滑 , 耐冲泡 , 深受消费者欢迎 , 在华侨中享有盛誉 。“但在抗日战争时期 , 由于汕头沦陷 , 出口中断 , 茶价下跌 , 加之连年战乱 , 农民无力经营茶园 , 仅限于山区或寺庙零星种植 。江载宝说 。
“直到新中国成立以来 ,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 梅州茶叶生产发展迅速 。据江载宝介绍 , 20世纪60年代以后 , 蕉岭县率先兴办了以茶叶种植为主的国营蕉岭华侨农场和国营光福茶场 。20世纪70年代 , 梅县和兴宁相继在清凉山和南蛇岗办起了国营茶林场 , 大埔县在枫朗公社西岩山足见其集体所有制的西岩茶场、岩上公社飞天马茶场和百侯公社帽山茶场 , 五华县办起龙村公社宫前大队茶场、华城公社高坑大队茶场和塔岗大队茶场 , 丰顺县办起汤坑公社鸡心山茶场和猪头坪茶场等 。
与此同时 , 在继续发展小叶乌龙、锅叾水仙、潭山水仙、岌头苦丁等梅州地方品种的同时 , 梅州还引进云南大叶、梅占、凤凰水仙、毛蟹、本山等优良茶树品种 。茶叶面积不断扩大 , 茶叶产量逐年增加 。据统计 , 截至2015年底 , 梅州全市茶园总面积18.13万亩 , 占广东全省茶园面积的四分之一 , 总产1.44万吨 。
推荐阅读
- 石亭绿茶树纳入优异种质资源保护
- 中国六大茶树品种序列
- 遭遇中国茶见证中国变化
- 贵州古茶树发布促进贵州茶业可持续发展
- 成都有近百年历史的茶会杯茶看生活
- 福建漳浦和台湾南投茶树根
- 百年品牌全国茶叶企业走向世界
- 500多名茶爱好者聚集在中国的临沧红茶节向3200年前的茶树致敬
- 老茶树的茶味
- 云南茶树群体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