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如何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传统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 。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灶神是汉族民间最富代表性,最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流行神,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

祭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如何祭灶

文章插图
祭灶
【祭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如何祭灶】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汉族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 。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 。人们称这尊神为"司令菩萨"或"灶君司令",泉人一般称"灶君公" 。传说他是负责管理各家灶火的,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
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 又称为小年 。民谚曰:"二十三,祭灶官 。"旧俗农历腊月二十三为祭祀灶神的日子 。灶王爷像上大都还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书"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 。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
中国古代奉祀的灶神,即是火神祝融,《礼记·礼器疏》:『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 。』认为灶王上天向玉皇大帝打报告的事,在晋代早已有之 。晋葛洪《抱朴子·微旨》:『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东京梦华录》:『都人至除夜,备酒果送神,以酒糟涂灶门上,谓之醉司命 。』后来祭灶移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又称『小年』 。范成大《祭灶词》:『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中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粉饵团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在灶王像前供糖果、清水、料豆和秣草,然后将旧像焚之,谓之送灶;除夕又买新灶王画像供上,谓之迎灶 。汉族民间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风习,故祭灶仅限男子 。
祭灶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如何祭灶

文章插图
祭灶
灶神的由来灶君,在夏朝就已经成了汉族民间尊崇的一位大神 。记述春秋时孔丘言行的《论语》中,就有"与其媚舆奥,宁媚与祭灶灶"的话 。先秦时期,祭灶位列"五祀"之一(五祀为祀灶、门、行、户、中雷五神 。中雷即土神 。另一说为门、井、户、灶、欣) 。祭灶的风俗,由来甚久,在周代已成习俗 。"祭灶"最早叫"纪灶",即纪念教人吃熟食的"先灶者" 。由于火的发现,人们才由茹毛饮血开始过渡到吃熟食,喝开水 。所以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对灶神的祭祀都是十分虔诚的 。
习惯上,商家到岁末,就要清算全年的帐务 。所以送灶同时也是催债、讨债者络绎不绝于途的时候 。不过,讨债最多只到除夕 。一等吃过年夜饭,就算没收到债款,主客见面时,也得拱起手来互道恭喜 。所以北方有句俗话说:「要命的关东糖,救命的饺子」(除夕夜吃饺子),就是形容这种情形 。
祭过灶,到年底之前,还要挑一个好日子来做大扫除,俗称「扫年」 。扫年的风俗也有悠的历史 。崔寔的《四民月令》中就提到了十二月时「斋、馔、扫除」 。旧式的家庭每年清扫之前,还要事先翻看黄历,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来进行 。扫除积年的尘埃,不仅是为了迎接新年,对环境卫生、维护健康也有极大的益处 。
俗传灶神上天禀秦人间一年善恶后,廿五日就是玉帝下降之日 。他要稽查是非,以降祸福 。所以在这一天大家特别要谨言慎行 。尤其要告诫小孩不得口出秽言,以免招致不祥 。
自廿五日至除夕这五天,由于家神俱已上天,百无禁忌,所以汉族民间也多在这几天内举行婚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