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茶文化的发展与历史

山东茶文化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据陆羽的记述,神农氏是中国第一位发现茶的饮用功能的始祖,而西周鲁国周公则使茶得以闻名于世,故而山东茶文化发展源远流长 。饮茶于山东普及,始于唐宋时期,唐代宗李豫时(公元762年至779年)《封氏闻见记》中记有南人好饮茶,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723年左右)泰安灵岩寺,到处煮茶,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到了中唐,北方饮茶已较为普及,江南大批茶叶长途运往华北,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 。自宋代至今,茶已成为山东人民的生活必需品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孔孟之乡山东作为华夏礼仪之地,更是提倡中国传统礼文化 。客来泡茶,是许多地方的民俗和礼仪 。茶,蕴含着一种礼的象征 。
山东不仅有饮茶之风气,也产茶 。《中国茶叶历史资料选辑》据竺可桢研究和有关考古资料,指出五千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湿热,所以关于上古时期这一地区有茶的传说是有可能的 。后由于气温骤然变寒使茶绝迹 。据地方志记载,山东在元、明时期,昆嵛山区曾设有管理茶叶生产的机构茶场提举 。又《中国茶叶》1979年曾报道,1940年日本石川县茶叶组合副组长本山亮一来山东调查种茶的可能性,在津浦铁路沿线北纬36°以南的旷野中,发现一株唯一的大茶树,粗有三抱,高达五丈余 。
同年日本《茶》刊报道了这一发现,并刊载了大茶树照片一幅,但没有山东省茶的试验、生产记载 。新中国建立后,山东于50年代开始从南方引种茶 。在1952年到1966年期间,山东省进行南茶北引试种,从1966年起山东省开始有计划地发展茶叶生产,在对山东省宜茶土壤和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调查以后,主要选择了三个区域开展大规模的引种试种:
(一)东南沿海茶区,包括崂山、胶南、日照、莒南、莒县、五莲、临沭等市县 。
(二)鲁中南茶区,包括沂水、沂南、平邑、蒙阴、临朐、泰安、新泰、莱芜、费县、苍山、郯城、枣庄等市县 。
(三)胶东半岛茶区,包括海阳、乳山、文登、荣成、牟平、蓬莱、招远、莱阳、即墨、平度等市县 。
其中,东南沿海的茶叶种植面积一直巩固在2万亩左右,几乎不存在冻害问题,种茶的经济效益高于相同条件的其他经济作物收入,是山东省最适宜茶区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继续坚持南茶北引,大力发展茶生产,取得了显着成就 。山东省的茶生产经历了5个阶段,目前已形成3个重点茶区 。
零星种植阶段(19521961年)
1952年泰安县率先开始引茶种植于徂徕山 。1959年,省商业、农林、供销等部门从安徽黄山引进茶籽,在东南沿海7个县种植约330hmz,除青岛中山公园所剩几株外,其余全部死亡 。1960年从中国茶叶研究所运来茶籽,栽植于省园艺研究所(泰安),法如种麦,越冬死亡 。
计划引种阶段(19651970年)
1964年省委书记谭启龙在青岛考察工作,见到中山公园的成活茶树,即向农林、商业、供销部门交待了引种任务 。1965年首先在五莲、青岛、临沂等地试栽,1966年扩大到淄博、烟台、潍坊、泰安等地 。在总结以前引种失败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种茶的地形必须是背风向阳半山坡,并把好三关,即播种质量关、出苗关和越冬关 。1967年在26个县播种近130hm2,成活率达45%,1968年播种成活率达85%,1970年种植160hm2,成活率达95% 。自此总结出山东种茶必须抓好四个结合:种茶与植树造林(防护林)相结合、种茶与深翻改土相结合、种茶与兴修水利相结合、种茶与畜牧养殖相结合 。
【山东茶文化的发展与历史】扩种和高产攻关阶段(19711980年)
1972年9月16日,《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 。1973年10月,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山东、西藏、新疆、陕西、河北、辽宁)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 。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度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 。到1978年,全省茶园面积达到近7300hm2,以后又在日照、胶南、五莲、荣成等地安排了茶叶高产栽培攻关试点,促进了茶叶产量的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