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亿人在使用的iOS,到底是什么?

22 号早上 8 点,我就早早地坐在工作室 。因为今天对我,尤其是对我这个多年的 iphone 用户来说是一个大日子 。很幸运,我获得了一个与 Apple 全球营销副总裁 Bob Borchers (以下简称 Bob)对话的机会 。
而为了这一次采访,我做了很多准备,甚至是列出了一段长长的问题列表 。这些年我写过很多关于苹果设备系统的文章,可基本上都是关于 macOS 或者是 iPadOS,关于 IOS 的竟然一篇也没有 。
并不是因为我不喜欢,恰恰相反,是因为很喜欢,所以更加敬畏 。iOS 系统代表的是一整个智能机时代,我深知我的厚度可能还不够支撑这样深度的写作 。
但在和 Bob 简短的一小时对谈以后,我意识到我曾经萌生的很多想法并不偶然,甚至可能是 iPhone 一直以来的设计核心 。所以,也就斗胆有了今天这篇愚见,我来尝试回答:
到底什么是 iOS?
智能的本质
我们总是用「智能机」和「功能机」来表现手机的代际演化,但当我们真正的去思考所谓「智能」或与「功能」的真正区别时,又会简单地归纳为一种「能力上的数量多与少」 。这种数量有着很多含义,最为直接的就是「运算能力的」的进步 。
今天的 iPhone 可以运行大型专业的生产力软件,可以游玩画面精美甚至是接近 3A 的游戏大作 。这一切的一切,之所以能够在手掌的方寸之间运行,都需要仰仗人类对于「硅」的雕琢能力,这的确是功能机无法企及的未来 。

上亿人在使用的iOS,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上,同时代的智能机展示)
所以我们总喜欢用「横空出世」来形容 iPhone 的出现,可其实第一代 iPhone 身上,并没有什么远超时代的黑科技 。而成就传奇的本质还是要归于乔布斯对于「制作一部怎样的未来手机」所进行的思考 。这种思考中包含的蓝图和设想,远比这些硬件、零件本身重要许多 。而这些思考本身最终的汇聚就是 iPhone 的系统,那个在当时还没有被叫做 iOS,本称为 iPhone OS 的系统 。
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说的横空出世,真正所指的应该是 iOS。
硬件的确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但能够差异化体验的则是跟软件的结合带来完整的用户体验,从 10 年前一直被 iPhone 的一代又一代设计师严格执行到今天 。用 Bob 的话说,「在第一代 iPhone 研发的一开始,我们的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就坐在一起 。」
对于「触控屏幕」的使用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 iPhone 出现的节点它并不是什么新鲜技术,我们甚至已经学会了多个点一起触控 。可真正让这项技术产生深远影响的,是我们今天早就已经习以为常的细节操作:
比如,在屏幕上双指放大缩小 。
上亿人在使用的iOS,到底是什么?

文章插图
(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乔布斯亲自演示如何放大缩小一张照片)
我至今依然记得,我第一次看到 iPhone 上对于照片放大缩小的设计时,在心里甚至一度认为这就是「魔法」 。当然,这些功能过于遥远,成为了今天习以为常的存在 。那我们视线拉的更近一些,看回今天的 Face ID 。对于 Face ID 的讨论在今天一直不绝于耳,一开始是因为它对 iPhone 工业设计之美的干扰,而现在又因为疫情的出现,它原始的解锁地位也受到了挑战 。
但在我看来,Face ID 之所以在众多「不利」中获得保留,关键在于它并非单纯的是一种解锁方式,它提供了更多直觉可能 。指纹识别的意义在于去掉了密码过程,那么 Face ID 就是去掉密码过程的同时,增加了机器的主动认知 。然后苹果用 iOS,几乎给出了 Face ID 所有在软件设计上的可能:
比如你的手机认识你 。Face ID 的识别从「用户主动」变为「iPhone 主动」,所以你的 iPhone 随时都在甄别「你到底是不是你」 。于是,iOS 充分使用这一结果 。当不是你时,它就隐藏起通知内容 。而是你时,则显示通知内容 。它巧妙地解决了隐私的一个大痛点;
比如你的手机了解你 。单纯的认知以外,Face ID 还能了解你的状态 。由于 Face ID 是结构的立体模型,所以 iPhone 可以判断你的视线 。于是 iOS 发现你在看屏幕时,它就不会熄灭屏幕;
比如你的手机关心你 。当我们在响铃模式收到电话时,如果你看了一眼 iPhone,手机的铃声就会变小,避免打扰 。这是因为它不仅认出你,还捕捉到你的状态,最后还会根据你的状态设身处地的为你解决困扰 。
上亿人在使用的iOS,到底是什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