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以前居然是没有茶壶的

【宋朝以前居然是没有茶壶的】在中国文明史上 , 自水壶到酒壶 , 然后自酒壶发展到茶壶 , 是很有趣的生活器物演变的写照 。在今天所见的 , 自上古到中古的壶 , 大多是酒壶 , 因为那些时代 , 古人的生活与酒是分不开的 。今天看来 , 在造型上酒壶与茶壶几乎是相同的 。在各种生活器物中 , 若以陶器为例 , 壶的造型最为生动可观 , 所以也最引人注意 。我注意到现代的陶艺家喜欢在壶上动脑筋 , 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形状来 。
壶之妙就在它有一个壶身 , 一个壶盖 , 一个壶嘴 , 一个把手 , 共同组成一件器物 。形状、大小、饰物的变化非常丰富 , 时代的特征也很容易辨别 。可是其基本形状自南北朝以来到近代都没有改变 。今天的人很难辨认酒壶与茶壶之分别 , 实在是因为两者极为相似的缘故 。
其实宋朝以前是没有茶壶的 。中国人喝茶自南北朝开始 , 原先是把茶当药吃 , 逐渐演变为清脾、提神的饮料 , 到唐朝与佛教的思想相结合 , 才有陆羽的《茶经》出现 , 多方讲究起来 , 当成生活修养的仪式 , 但是这个传统到宋代都没有平民化、普及化 。
大家都知道 , 宋代以前 , 喝茶是用碗 , 不用杯 。他们把茶叶放在钵子里煮 , 烧开后倒在茶碗里 。所以茶碗是主要的茶具 。南宋时福建产的黑釉茶碗 , 上有兔毫 , 高级的更有油滴等视觉效果 , 为日本僧人带回日本 , 因此天目碗之名大盛 , 传世品被日人视为国宝 。用黑碗 , 是因为点茶的细腻泡沫 , 黑底较能衬出其美感 。
茶壶产生于何时?当然是在茶道改变之后的事 。但后世的茶壶应该是以酒壶为原型改变而成 。古人喝酒的方法有粗、细两类:以瓮为壶 , 倒酒易倾出 , 必然用大碗 , 是水浒英雄之类草莽人物的喝法 , 豪放为其特色;文人雅士讲究气氛 , 喝酒时要细酌 , 就非用酒壶不可 。唐朝的酒壶的短流 , 恐怕是民用陶的传统 , 贵族人士喝酒应该是用金银器吧!到了宋代就很明朗了 , 酒壶有明显的金属器的特色 , 尤其是景德镇制造的青白器酒壶 , 非常细致美观 , 完全可以反映早期金银器的原型 。它的流细长优雅 , 曲柄也很称手 , 盖上通常做个漂亮的狮纽 。这样的壶被后代人误认为茶壶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其实宋代酒壶是近代供桌上的锡壶的祖先 。鹿港若干年前所生产的锡器有宋器的影子 。
中国人为什么改变了喝茶的习惯呢?没看到什么研究资料 。大体说来 , 中国文化自宋代到明代凡有显著改变者 , 大多与金、元两代文化有关 。以陶瓷来说 , 宋代原是以青、黑、白瓷等原色釉为主的文化 , 品位淡雅 , 到了明代竟完全为青花瓷与彩色瓷所取代 , 瓷画的内容也通俗化、大众化 。这固然与引进了中东的材料与技术有关 , 可是在外族统治下 , 民间的品位逐渐为统治者接受 , 取代了上流社会的原有的品位 , 恐怕是很重要的原因 。
磨茶为粉 , 煮熟后倒到碗中饮用的煎茶法 , 改变为用开水冲泡茶叶 , 饮用茶汁的点茶法 , 是很根本的改变 。以泡茶的方式吃茶 , 应是王公贵族等有闲阶级的享受 , 不仅考究茶的品质 , 整个制茶的过程就是一种仪典 。所以饮茶的道具很多 。我曾为科博馆收到一组唐代茶具的小模型 , 其中甚至包括一只茶碾子 , 说明自把茶叶碾粉开始 , 都是茶道的一个步骤 , 更不用谈陆羽《茶经》中对煮水与茶碗的讲究了 。日本人保持了宋代的抹茶传统 , 成为僧侣、贵族的生活点缀 , 逐渐发展为茶道 。因为茶是绿色 , 所以他们不再用黑色的天目碗 , 改用灰、白色调的茶碗 。至今不用茶壶 , 只有用来煮水的铁制水壶 。
在中国的北方 , 喝茶渐渐大众化 , 甚至取代了部分喝酒的社会功能 。南宋之后 , 全国出现了茶馆 。运作方式是由茶博士煮好了茶 , 倒在客人的碗里 。茶道中的仪典性完全被丢弃了 , 只是为了饮茶 。这种方式是饮茶普及化的必然发展 , 再返回来影响上流社会的品茶习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