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门为经穴名(Jīmén SP11) 。出《针灸甲乙经》 。属足太阴脾经 。箕即簸箕 , 门即门户 , 当两腿分开 , 席地而坐 , 其形如箕 , 穴在大腿内侧 , 左右对称 , 故名箕门 。主治小便不通 , 小便不利 , 五淋 , 遗溺 , 遗尿 , 尿潴留 , 腹股沟肿痛 , 小便淋沥 , 癃闭 , 遗精 , 阳痿 , 小腹肿痛 , 阴囊湿痒 , 阴囊湿疹 , 两股生疮 , 睾丸炎 , 性功能减退 , 子宫痉挛 , 腹股沟淋巴结炎 , 小儿麻痹后遗症 , 鼠蹊肿痛等 。
箕门穴出处《针灸甲乙经》:箕门 , 在鱼腹上越两筋间 , 动脉应手 。
箕门穴名解箕即簸箕 , 门即门户 , 当两腿分开 , 席地而坐 , 其形如箕 , 穴在大腿内侧 , 左右对称 , 故名箕门 。
《说文》:“箕 , 簸也 , 从竹甘象形 , 其兀也 , 凡箕之属皆从箕 。”张腿而坐称为箕踞 , 是不端之状 。本穴在大腿内侧 , 腴肉上缘 , 取穴时人须敞腿兀坐 , 两腿分张 , 形如箕状 , 故称箕坐 。其两腿内侧 , 肌肉丰腴 , 有如鱼腹 。本穴在腴肉上缘 , 犹当箕星之门 , 故名“箕门” 。
文献摘要《外台秘要》:主癃 , 遗溺 , 鼠鼷痛 , 小便难 。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淋 , 遗溺 , 鼠鼷肿痛 , 小便不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