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籐古鉴,茶禅味的茶道

【伊籐古鉴,茶禅味的茶道】译禅茶的礼法
宗有“清规”之说 , 即禅宗的僧众所应遵守的规则 。这种清规自百丈怀海禅师(唐代720—814)开始 。百丈怀海是留下“一日不作 , 一日不食”之格言的著名高僧 。他对中国禅宗寺院的建筑法、僧堂的制造法 , 直至僧人在僧堂集合、云水的起居动作、全部礼仪的做法都制订了详细的规则 , 这就是《百丈清规》 。虽然《百丈清规》的原本已散佚 , 但宋代的杨亿将其断简散章收集起来 , 做序成册 , 留存下来 , 《百丈清规》的大体内容都可以在其中看到 。
另外 , 以《百丈清规》为原本的《禅苑清规》十卷也有留存 。这是宋代崇宁二年(1103) , 长庐的宗颐收集各方见闻 , 苦心之余 , 结集而成 , 是最早的清规书籍 。在已失去《百丈清规》的今天 , 《禅苑清规》有绝对的价值 , 在僧侣之间也是最被珍视的 。如日本曹洞宗的开山祖师道元禅师也称《禅苑清规》为《百丈清规》 , 在他的著述中引用了其中的内容 。
在这具有权威性的《禅苑清规》第一卷中 , 以“赴茶汤”为题 , 详细介绍了禅茶的礼法 。在第五卷、第六卷中 , 从所有场合的仪式礼法中列举了堂头煎点、僧堂内煎点法等加以说明 , 这些都不是简单的仪式礼法 , 不只是点茶、奉茶、喝茶 , 禅法在其中得到充分显现 。在禅宗来说 , 威仪即佛法 , 做法即教法 。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 , 都体现着佛法的珍贵 。在吃茶吃饭的做法中 , 可见甚深微妙的教法最大程度地得以显露着 。所以 , 道元禅师在《永平清规》中写道:
“法若有性 , 食亦有性 。法若真如 , 食亦真如 。法若一心 , 食亦一心 。法若菩提 , 食亦菩提 。此法为食 , 食为此法 。法喜禅悦 , 充溢其中 。”
与此相同 , 茶也不是普通的茶 , 是法之茶 , 是充满法喜禅悦的茶 。有关茶的禅宗公案极多 , 其中最有名的是赵州和尚的吃茶公案 。这个公案不是简单的“吃茶去” , 其中蕴含着禅宗整体的教法 , 在此 , 应领悟赵州和尚的深刻心机 。
有句禅语说:“山僧活计茶三亩 , 渔夫一生竹一竿 。”茶和禅僧之间 , 有一种深深的割也割不断的关系 。
茶道的天眼
珠光[注1]因师从一休[注2]禅师而开了茶道的天眼 。和茶道的仪轨形式相比 , 学习茶人的精神因素更为重要 。其结果 , 首先可以去掉我执 , 透悟本来无一物和赵州“无”字公案的真正意义 , 这才是学习茶道 。
本来无一物 , 是中国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传下来的话 。慧能直截了当地显示了禅的宗旨 , 是使禅宗在中国思想化的高僧 。禅不是用各种手段进行的游戏 , 不是分别妄想的糅合物 , 只是如实自然而已 。它没有丝毫分别和一尘妄想 , 其特征就是本来无一物 。所以 , 慧能大师说:“不思善不思恶” 。一想到善呀恶呀 , 便已经夹杂了分别 , 是妄想 。将那妄想舍弃 , 心明亮如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 , 没有迷惑 , 也没有觉悟 , 不是凡夫也不是圣人 , 由着不生一物的本来面目 , 观照我们日常生活的瞬间变化 。这种不搀杂分别 , 映入眼帘的差别世界便是“柳绿花红” 。珠光在一休处学到的东西就是这一点 。
与此相同 , 赵州的“无”字公案 , 不是有无的无 , 是没有分别的绝对之无 , 指与本来无一物的相同之处 。悟懂这一点是禅的第一义 , 理不清这个道理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明白这一点 。
因为这个“无”字难透难解 , 不实参实修 , 执取那种心境为自己的体验 , 就没有说禅的资格 。
珠光通过实修悟得了这一点 , 将之活用于茶道 , 不能不说是开了茶道心眼的茶人 。
茶道的精神特性
茶道的精神特性是什么呢?是喝茶的自然方法 。那是精神层面的东西 , 虽然说不清楚 , 却于深处藏着使人觉得深刻而高雅的文化 。田村珠光称之为“谨敬清寂” , 利休则称之为“和敬清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