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存的安化梅山茶文化( 二 )


煎茶,又称大碗茶 。煎茶多用陈年老红茶 。正如清代陶澍《咏安化茶》诗中写的“茶成与商人,粗茶留自啜 。这种茶用一个专制侧边开口的蔑蒌装着,长年吊在火炕上让烟薰 。煎茶时,取下一把茶叶洗静后丢入开水中煎几分钟,倒入茶缸,供一两天饮用 。煎茶喝起来略带香甜味,夏天饮很解渴 。住在大路边的人家,随时让过路客人到家饮用 。解放前,安化山区几乎没有公路,出门就是两条腿走路 。渴了可随意到路边人家歇息喝茶 。不分贫富贵贱,老幼妇孺或挑夫走卒,热情的主人等客人在阶沿刚坐定就送上了一碗红彤彤的凉茶 。如果客人未喝够,还可自己进屋斟,直到喝够 。
煎茶,在冬天还专制有保温的木桶,开茶倒入陶器包壶可在木桶内保温十来个小时 。包壶有大小不等,那时我家开着店子,包壶足可存入约30煎茶,以招待乡下来购货的顾客 。壶,口小肚大底小,壶嘴从肚边中部申出与壶口平齐,口边有四耳用于提运 。保温木桶成园鼓形,底部架两边有轴,装在茶架上,桶盖上装有活动的雕花横木闩扶手,用以搬动茶桶斟茶,架上安有能搁好几个茶杯的长形杯槽 。瓦包壶放入木桶,周围塞旧棉絮或稻草保温 。这种包壶,几乎每家必备,成为梅山茶文化特有的茶具 。
梅山茶礼
茶礼,主要指婚事茶礼 。为什么婚事要讲茶礼?古籍中有不少记载说明 。如宋代的《品茶录》、明代的《七修汇稿》等 。直接涉及到“南中夷人的有明代许次舒的《茶疏考本》:“茶不移本,植必子生 。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置子之意也 。念人犹名其礼曰下礼,南中夷人定亲,必不可无,但有多寡 。礼失而求诸野,今求之夷矣 。“不移置子即当地俗称的“好女不吃两家茶 。而文中所指“南中夷人,自然包括了梅山人,因而梅山人的婚事也很重茶礼 。北宋建县后,迁入大批汉人,开始讲究“三茶六礼了 。所谓“三茶指下茶、定茶、合茶 。“六礼为纳彩、问名、纳吉、纳证、请期、亲迎 。民国时期简化为问名、为定、纳吉、亲迎四个程序 。问名,俗称合“八字,同媒人把女方的庚帖(八字)拿到男家请算命先生推算相合,若不合庚帖则退女方,婚事也就拉倒了 。为定,俗称“扎庚,男方要送去衣料行装等茶礼 。纳吉,俗称“解礼,即送去女方所要的彩礼,大多依嫁奁多少提出或看双方经济而定 。亲迎,即是迎亲 。先天由男方抬去花轿牲礼,由乐队迎亲 。现在,移风易俗,改为相亲,纳聘、迎亲三个环节了 。相亲为下茶,纳聘为定茶,迎亲为合茶 。梅山风俗不同有的由女方准备到男方待客的新娘(媳妇娘)茶 。即女方出嫁时备足闹新房和新婚后待客的茶茶叶品牌点 。清代范寅《越谚》中所说的“茶料:“母以莲、粟、枣、糖遣出嫁女,名此 。这说明梅山越人继承了越俗并传至今 。不同是的大多用土产或自种自做的花生、瓜子、炒薯丝、花耳及糖果等 。一小包一小包的包着,用陪嫁的红木箱装着,用来撒给闹新房的客人 。所谓客人,大多是些好热闹的青少年,当然也有不少成年人 。俗话说:“三天不分大小,闹新房是可以不分男女老少,长辈晚辈的,都可入洞房闹 。闹的目的,除了戏耍逗乐新郎新娘,当然为讨包茶点 。正如安化清末秀才夏默庵写的《安化竹枝词》中一首描述的:“满门宾客闹新房,笑向新娘索枣糖 。私语伴婆将钥匙,床头为启女儿箱 。如今农村生活大为改善,这种茶点也随之变了 。有些商店适时发展这种新婚糖点商品,即用小塑袋包着花生、瓜子和糖果,这就方便省力多了 。在陪嫁的茶点中还有蛋、碗茶、鸳散等 。这是新婚第二天由新娘招待宾客的茶 。这种茶先把鸡蛋煮熟去壳,每碗二个,再放入碗茶或鸳散,然后用鲜汤冲泡,再由新娘用茶盘送向客人 。客人可不能白吃,要回以红包 。茶的碗茶是用糯米蒸熟阴干,称之阴米,吃时用沙炒或油炸即成 。鸳散制作工序复杂多了 。先把糯米用水泡发磨浆,然后用植物颜料染成红黄绿加本色白四色,分别用底侧钻有一个小眼的小竹筒盛着 。米汗从小眼流出,在烧热抹油的大灶锅上画着图案 。图案有“鸳鸯戏水、“喜鹊啄梅或“梅花含喜(双喜字)等吉祥图案 。图案有16开纸大小 。在油锅上一次楞画四幅,图案成型后,再把图案卷成空心园筒阴干 。新娘出嫁时,用分四格的抬福装着,底用红纸垫,一排排摆着彩色镂花的鸳散,煞是好看 。吃时用滚油一炸就成,再撕碎放入园蛋鲜汤冲泡,颇有风味 。我儿时常喜欢站在锅边看母亲和邻里老婆婆做这种鸳散,那种花花绿绿的图案,很能培养人的美学兴趣 。可惜现在几近失传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