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八之出


山南(1):以峡州上(2),[原注:峡州生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山谷(3) 。]襄州、荆州次(4),[原注:襄州生南漳县山谷(5),荆州生江陵县山谷 。]衡州下(6),[原注:生衡山、茶陵二县山谷(7) 。]金州、梁州又下(8)[原注:金州生西城、安康二县山谷(9) 。梁州生褒城、金牛二县山(10) 。]
淮南(11):以光州上(12),[原注:生光山县黄头港者,与峡州同 。]义阳郡(13)、舒州次(14),[原注:生义阳县钟山者(15),与襄州同 。舒州生太湖县潜山者(16),与荆州同 。]寿州下(17),[原注:生盛唐县霍山者(18),与衡州同 。]蕲州(19)、黄州又下(20) 。[原注:蕲州生黄梅县山谷,黄州生麻城县山谷,并与金州、梁州同也 。]
浙西(21):以湖州上(22),[原注:湖州生长城县(23)顾渚山谷(24),与峡州、光州同;若生山桑、儒师二寺、白茅山悬脚岭(25),与襄州、荆州、义阳郡同;生凤亭山伏翼阁、飞云曲水二寺(26)、啄木岭(27),与寿州同 。生安吉、武康二县山谷,与金州、梁州同 。]常州次(28),[原注:常州义兴县(29)生君山悬脚岭北峰下(30),与荆州、义阳君同;生圈岭善权寺(31)、石亭山,与舒州同 。]宣州、杭州、睦州、歙州下(32),[原注:宣州生宣城县雅山(33),与蕲州同;太平县生上睦、临睦(34),与黄州同;杭州临安、于潜(35)二县生天目山(36),与舒州同 。钱塘生天竺、灵隐二寺(37);睦州生桐庐县山谷;歙州生婺源山谷;与衡州同 。]润州(38)、苏州又下(39) 。[原注:润州江宁县生傲山(40),苏州长洲生洞庭山(41),与金州、蕲州、梁州同 。]
剑南(42):以彭州上(43),[原注:生九陇县马鞍山至德寺、堋口(44),与襄州同 。]绵州、蜀州次(45),[原注:绵州龙安县生松岭关(46),与荆州同,其西昌、昌明、神泉县西山者(47),并佳;有过松岭者,不堪采 。蜀州青城县生八丈人山(48),与绵州同 。青城县有散茶、末茶 。]邛州次(49),雅州、泸州下(50),[原注:雅州百丈山、名山(51),泸州泸川者(52),与金州同也 。]眉州(53)、汉州又下(54) 。[原注:眉州丹棱县生铁山者,汉州绵竹县生竹山者(55),与润州同 。]
浙东(56):以越州上(57),[原注: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 。]明州(58)、婺州次(59),[原注:明州[贸阝]县生榆荚村(60),婺州东阳县东白山(61),与荆州同 。]台州下(62),[原注:台州始丰县(63)生赤城者(64),与歙州同 。]
黔中(65):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66) 。
江西(67):生鄂州、袁州、吉州(68) 。
岭南(69):生福州、建州、韶州、象州(70) 。[原注:福州生闽方山山阴(71) 。]
其思、播、费、夷、鄂、袁、吉、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
[注释]
山南:唐贞观十道之一 。唐贞观元年,划全国为十道,道辖郡州,郡辖县 。
峡州:又称夷陵郡,治所在今湖北宜宾市 。
远安:宜都、夷陵三县:即今湖北远安县、宜都县、宜昌市 。
襄州、荆州:襄州,今湖北襄樊市;荆州,今湖北江陵县 。
南漳县:今仍名南漳县 。以下遇古今同名都不再加注 。
衡州:今湖南衡阳地区 。
衡山县:县治所在今衡阳朱亭镇对岸 。
金州、梁州:金州,今陕西安康一带;梁州,今陕西汉中一带 。
西城、安康:西城,今陕西安康市;安康,治所在今安康市城西五十里汉水西岸 。
褒城、金牛:褒城,今汉中褒城镇;金牛,今四川广元 。
淮南:唐贞观十道之一 。
光州:又称弋阳郡 。今河南潢川、光山县一带 。
义阳郡:今河南信阳市及其边围 。
舒州:又名同安郡 。今安徽太湖安庆一带 。
义阳县钟山:义阳县,今河南信阳 。钟山,在信阳市东八十里 。
太湖县潜山:潜山,在安徽潜山县西北三十里 。
寿州:又名寿春郡 。今安徽寿县一带 。
盛唐县霍山:盛唐县,今安徽六安县 。霍山,在今霍山县境 。
蕲州:又名蕲州郡 。今湖北蕲春一带 。蕲,读qi 。
黄州:又名齐安郡 。今湖北黄冈一带 。
浙西:唐贞观十道之一 。
湖州:又名吴兴郡 。今浙江吴兴一带 。
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 。
顾渚山:在长兴县西三十里 。
白茅山悬脚岭:在长兴县渚顾山东面 。
凤亭山:在长兴县西北四十里 。伏翼阁、飞云寺、曲水寺,都是山里的寺院 。
啄木岭:在长兴县北六十里,山中多啄木鸟 。
常州:又名晋陵郡 。今江苏常州市一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