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茶的茶艺与茶具下


【武夷茶的茶艺与茶具下】民国时期 , 品茗艺术沿袭清代的方式 , 同时逐渐走向民间 。武夷民间品茶的方式因地而宜 , 最有特色的是吴屯乡的民间品茶 。茶会由女主人邀请女眷来家团聚 , 一边叙说家常 , 一面佐食品茗 , 类似茶宴 。敬茶时女主人站立 , 按辈分大小向客人敬茶 , 受茶者抚碗颔首 , 以表谢意 。茶席上有山村土菜:腌蕨苗、薰味田龙、霉豆腐、霉豆子、鲤鱼干、南瓜脯以及本地特产鲤鱼煮豆荚等 。茶具朴素粗放 , 使用精陶壶和大碗茶 , 别具农村风味 。崇安县的民间还流行一种别具一格的早茶习俗 , 人们在品茗中品尝着传统小吃麻糍粿(即胡麻饭) 。粿味香甜油腻 , 而茶味却能去腻、解甜 。这种茶俗别有一番独特的情韵和功效 , 因此颇得人们喜爱 。清晨 , 城乡街头巷尾到处都是此类茶摊 , 饮茶餐粿者怡然自得 , 颇有情趣 。
与此同时 , 对名丛采制成茶后首先用以敬神 , 然后分享的习俗 , 成为民国时期的一种饮茶文化 。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一俟收获 , 即冲泡成茶汤 , 敬奉在神像尊前 , 然后焚香顶礼 。礼毕 , 茶主端杯一一向茶工敬茶 , 谨祝工人平安生产 。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 , 伴随着武夷旅游事业的发展 , 武夷茶文化已成为热门的旅游项目 , 其形式多彩 , 包括鉴赏茶艺、观览茶园、品啜岩韵、研究茶效、征集故事、演唱茶歌、吟诵茶诗、评鉴茶质等 。其中以鉴赏茶艺最为吸引人 。1990年10月武夷山市举办第一届武夷岩茶节前 , 专家在挖掘继承古人煮茶、斗茶、鉴茶的基础上 , 把品茶和观景、赏艺融为一体 , 整理总结出一套颇富雅兴的“武夷茶艺 , 使品茗者在静穆、优美、和谐的气氛中心领意会独特的“岩骨花香之胜(即心领意会“岩韵) 。“武夷茶艺丰富了武夷文化的内涵 。武夷茶艺的程序有二十七道 , 合三九之道 。二十七道茶艺如下:
恭请上座 客在上位 , 主人或侍茶者沏茶、把壶斟茶待客 。
焚香静气 焚点檀香 , 造就幽静、平和的气氛 。
丝竹和鸣 轻播古典民乐 , 使品茶者进入品茶的精神境界 。
叶嘉酬宾 出示武夷岩茶让客人观赏 。“叶嘉即宋苏东坡用拟人笔法称呼武夷茶之名 , 意为茶叶嘉美 。
活煮山泉 泡茶用山溪泉水为上 , 用活火煮到初沸为宜 。
孟臣沐霖 即烫洗茶壶 。孟臣是明代紫砂壶制作家 , 后人把名茶壶喻为孟臣 。
乌龙入宫 把乌龙茶放入紫砂壶内 。
悬壶高冲 把盛开水的长嘴壶提高冲水 , 高冲可使茶叶翻动 。
春风拂面 用壶盖轻轻刮去表面白泡沫 , 使茶叶清新洁净 。
重洗仙颜 用开水浇淋茶壶 , 既洗净壶外表 , 又提高壶温 。“重洗仙颜为武夷山一石刻 。
若琛出浴 即烫洗茶杯 。若琛为清初人 , 以善制茶杯而出名 , 后人把名贵茶杯喻为若琛 。
玉液回壶 即把已泡出的茶水倒出 , 又转倒入壶 , 使茶水更为均匀 。
关公巡城 依次来回往各杯斟茶水 。
韩信点兵 壶中茶水剩下少许时 , 则往各杯点斟茶水 。
三龙护鼎 即用拇指、食指扶杯 , 中指顶杯 , 此法既稳当又雅观 。
鉴赏三色 认真观看茶水在杯里的上中下的三种颜色 。
喜闻幽香 即嗅闻岩茶的香味 。
初品奇茗 观色、闻香后 , 开始品茶味 。
再斟兰芷 即斟第二道茶 。“兰芷泛指岩茶 。宋范仲淹诗有“斗茶香兮薄兰芷之句 。
品啜甘露 细致地品尝岩茶 , “甘露指岩茶 。
三斟石乳 即斟三道茶 。“石乳 , 元代岩茶之名 。
领略岩韵 即慢慢地领悟岩茶的韵味 。
敬献茶点 奉上品茶之点心 , 一般以咸味为佳 , 因其不易掩盖茶味 。
自斟漫饮 即任客人自斟自饮 , 尝用茶点 , 进一步领略情趣 。
欣赏歌舞 茶歌舞大多取材于武夷茶民的活动 。三五朋友品茶则吟诗唱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