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娱乐圈“塌”掉的饼,体育明星接得住吗?

运动员|娱乐圈“塌”掉的饼,体育明星接得住吗?

文章图片

运动员|娱乐圈“塌”掉的饼,体育明星接得住吗?

文章图片

运动员|娱乐圈“塌”掉的饼,体育明星接得住吗?

文章图片


夏奥和冬奥的罕见“连轴” , 让许多人见证了体育赛事可能带来的爆发式影响 , 也见证了一批运动员商业价值的陡升 , “体育明星”的概念正更加深入人心 。
与此同时 , 狭义的“娱乐明星”日子却不那么好过 。 接二连三的丑闻掀开了整体生态不健康的那一面 。 自上而下的“清朗行动”到来 , 更让环境处在变局当中 。
此消彼长之下 , 一种声音随之产生:天生拥有健康、积极等关键词的体育明星 , 可以尝试取代“已经需要做风险评估”的娱乐明星 , 去成为观众的偶像 , 去成为品牌的宠儿 , 去拥有更高的商业价值 。
情况似乎如这种声音的轨迹在发展:苏炳添、谷爱凌、苏翊鸣等体育明星席卷代言的速度 , 比起娱乐圈顶流有过之而无不及 。 “苏翊鸣经纪人忙着拒绝代言”也曾在冬奥会将将结束时 , 登上微博热搜 。
但“每天拒绝100个人”的新闻 , 背后却仍然存在着递进式的疑问 。 谷爱凌苏翊鸣们商业价值的爆发 , 未必能代表“体育明星”的全貌;宁可折损也要在头部明星身上扎堆投入 , 反映的是这类机会的稀缺;“体育明星”有“娱乐明星”的商业回报未来可期 , 但“取代”的逻辑还值得反复推敲 。
明星的诞生:谷爱凌只能是个例
“男苏女谷”的说法 , 在冬奥会之前还是指苏炳添与谷爱凌 , 前者在东京奥运会取得突破 , 后者在北京冬奥会斩获2金1银前就已经成为了代言的宠儿 。 冬奥会上 , 苏翊鸣摘得1金1银 , 更能代表全民关注下 , 一个顶流的诞生 , 也让“男苏女谷”多了一个“小苏” 。
冬奥会结束后 , 苏翊鸣的经纪人一句“我每天拒绝100个人”让“苏翊鸣经纪人忙着拒绝代言”登上了微博热搜高位 , 18岁天才少年 , 本土奥运会上取得惊人突破 , 健康的外在与性格 , 技巧项目的观赏性加持 , 乃至小时候客串演员经历的话题性 , 都让苏翊鸣的爆红显得理所应当 。
谷爱凌的身份背景 , 则让她为大众熟知的速度前移 。 对不少人而言 , 并不是谷爱凌爆红而收获了代言 , 而是认识到谷爱凌的爆红 , 就是通过她接二连三的代言 。 这一度让她有了不少的争议 , 直到她“大女主”一般的赛场表现与元气性格一再刷屏 , 才去与本来就有的关注度形成了叠加 。
苏炳添则是另外的故事 。 作为“中国百米飞人” , 他的名字早早为人熟知 , 相比18岁谷爱凌和苏翊鸣 , 32岁的苏炳添的例子更具备时间跨度 , 让他完成商业价值飞跃的 , 显然是东京奥运会上9秒83的成绩 。 这一堪比刘翔的突破既简单好理解 , 又兼具了勤奋与科学 , 更让品牌的选择顾虑大大降低 。
与此同时 , 连轴的两届奥运 , 与娱乐圈的“集体塌房”撞了个满怀 , 与体育明星的“为国争光”、“优质偶像”形成对比 , 东京奥运会期间 , “请品牌多选择体育明星”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 某手机品牌签下苏炳添为代言人时 , 官宣评论也多见“你们有眼光”的观点 。
“眼光”建立在对运动员的认可上 。 对运动员的认可 , 首先依然是“成就认可” 。 尽管品牌市场、体育经纪的两个方向都会声明运动员形象气质、性格、社交媒体活跃度这些外围价值当做重要标准 , 但也几乎所有都会将成绩作为第一标准 , 这是核心价值 。
核心价值是“1” , 外围的价值是“1”后面的“0” , 趋势在于 , “0”的重要性也在提升 。 与娱乐明星相比 , 运动员日常的训练与商业行为先天离得更远 ,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意愿和经历去运营个人IP , 这造成了天然矛盾:在品牌愈发强调内容营销、签约代言人愈发不单纯讲曝光的当下 , 这种矛盾也会愈发突出 。
“对运动员来说 , 商业价值的核心来自于竞技属性 。 然后与此同时 , 需要有社交媒体的运作 , 需要有参加其他活动的精力 。 ”体育产业资深从业者、ECO互娱总经理林君娴向毒眸表示 。
“另一方面 , 人的精力总是有限的 , 其他事情太多 , 就会影响到训练 ,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谷爱凌那样 。 这时候 , 经纪公司就要做一些事情 , 用团队的力量 , 让运动员在训练之外用最少的精力获得最大的价值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