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仁|港影:分寸、节奏与力度,再论电影《寒战》,兼谈双雄对峙与演技

明仁|港影:分寸、节奏与力度,再论电影《寒战》,兼谈双雄对峙与演技

文章图片

明仁|港影:分寸、节奏与力度,再论电影《寒战》,兼谈双雄对峙与演技

文章图片

明仁|港影:分寸、节奏与力度,再论电影《寒战》,兼谈双雄对峙与演技


在文字中证道 。 ——唐泪
2012年 , 《寒战》问世 。

这是香港警匪电影中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 跳出传统窠臼 , 自成巅峰 。
系列第二部甚至引来周润发自荐参演 。
它是典型的双雄架构电影 。
其中一场郭富城与梁家辉的办公室对峙戏份 , 更是被影迷奉为圭臬 , 堪称香港电影中标杆般的存在 。
尤其两个演员的表现特别出色 。
这场戏的难度 , 并不在于“你一言、我一语”的激烈度 。
而是在一种极高强度的节奏中 , 掌控好力度、分寸和情绪 , 要平衡在争执中“不自觉”拔升的火气 , 更要根植于各自角色的特征去延展 。
这场戏前后约三分钟 , 分为铺垫剧情 , 与渐进式激烈的唇枪舌剑 。
抛开铺垫部分 , 直接进入正题 。

我们先看刘杰辉的台词 。
「李sir , 警队规矩 , 自己有亲属涉案 , 都要利益申报 , 避嫌缺席 。 显然这次你没这么做 , 也就证明你在寒战行动的判断出了问题 , 我客观认为 , 你应该交出你的总指挥权力 , 这样对警队对你都是最好的选择 。 如果你不同意 , 不好意思李文彬副处长 , 我以公众利益及安全条例 , 暂时中止你的职务 。 」
这段台词 , 每一句话都紧扣法理 , 也充分表明了刘杰辉的立场 。
他基于专业素养和对情势判断的敏感性 , 敏锐察觉到“寒战”代号被启用背后所潜藏的风险 。
故而采取紧急措施 , 力图将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
所以电影《寒战》 , 根本不是某些人所热衷的“权力的游戏” 。
起码来讲并不是剧中主角的倾向 。

【明仁|港影:分寸、节奏与力度,再论电影《寒战》,兼谈双雄对峙与演技】再看看李文彬怎么说 。
「我指挥不是为了我儿子 , 跟哪一个部门分局都没有关系 , 我是质疑你的工作能力 。 这一次 , 歹徒是针对我们的通讯漏洞 , 是一次恐怖袭击 , 别跟我分党分派 , 别以为保安局保你 , 我就怕你 。 废话 , 你是不是想夺权 , 你够票吗?」
第一句话其实就已经暴露了他内心的真实 。
李文彬副处长当然同样并非“争权” 。
但他对自己独子的关心则乱 , 从第一句话就昭然若揭 。
表面上是回应刘杰辉说他“亲属涉案应避嫌缺席” , 其实正好印证了刘杰辉“出问题的是这个行动代号”的推断 , 因为身为警队高层 , 必须避免这种情绪影响判断的情况出现 。
其中“不是为了我儿子”、“质疑你的工作能力”、“分党分派”、“保安局保你”及“夺权”、“够票”等言辞 , 与刘杰辉的谨守法理、克制有度截然反向 。
充分流露了行动派的“冲动与不守规矩”的特征 。

另外来说 , 一般而言 , 在激烈的情绪对抗中 , 人会不自觉地快速眨眼 。
这个有很多例子 。
但在《寒战》长达三十秒的长镜中 , 郭富城眼睛一次未眨且犹有余力 , 这与其强大的体能和精神专注度有关 , 毕竟常年练舞 , 其体能与精神力确非一般人可比 , 梁家辉在其间眨眼三次 , 都已经是极好表现 , 但也如他自己所言 , 已经是竭尽全力 。
另外就是分寸感的拿捏 , 因为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 , 争吵戏极容易演变成为对骂 。
这一点也是《寒战》尤其强悍的地方 。
郭富城以法理为准绳、就事论事和激昂有度的演绎 , 就将这场对峙控制在了虽然激烈但不会失控的尺度内 , 梁家辉可以尽兴发挥而不会逾矩 。
在2019年上映的TVB电视剧《铁探》里 , 致敬了这场对峙戏份 。
由惠英红和黄智贤演绎 。
一场权斗 , 但非《寒战》的一镜到底模式 。
而从表演上来看 , 二人各自添加了不少表情和肢体的动作设计 , 但无论是气势、分寸还是节奏掌控 , 都无法与《寒战》相提并论 。

关于演技判断 。
其实并不用去管太多的理论和概念 。
在观影的时候 , 注意多留意演员的眼神表现即可 。
一般而言 , 胸有成竹、游刃有余的演员 , 其眼神与角色行为特征、性情高度相符 , 从而显得很笃定和一气呵成 , 不会有或呆滞、或慌乱游移甚至闪烁的情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