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战争中的AI:乌克兰用人脸识别“人肉”俄罗斯士兵 但这只是小儿科

现代人对时间的概念是模糊的 。若不细想 , 绝大多数人也许无法立刻想到:自2月24日普京向乌克兰宣战以来 , 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天 。
在这二十多天里 , 国际媒体的聚光灯照在这两片离大多数人都十分遥远的土地上 。如鲁迅所说:“人类的悲欢离合并不相通 。”当我们在阅读这些新闻时 , 往往难以深切地共情 , 尤其目前国内的疫情防控正值严峻当头 。
然而 , 时代的雪花终究落在每一个人的肩膀上 。当世界成为一个整体 , 当领域与领域的联系愈加紧密 , 政治从来便已不仅是政治 , 科研也从来便不仅是科研 , 当下的我们也再也做不到“两耳不闻窗外事 , 一心只读圣贤书” 。
比方说 , 俄乌战争爆发没多久 , MIT 便立即宣布与俄罗斯莫斯科的一所私立科学研究院切断研究合作关系 。
据《波士顿环球报》报道 , 这所俄罗斯研究机构名为“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所”(Skolkovo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主要研究人工智能、能源、核能、生物医学与太空 , 此前曾发现并量化谷歌广泛使用的量子算法技术的基础功能缺陷 。
人工智能|战争中的AI:乌克兰用人脸识别“人肉”俄罗斯士兵 但这只是小儿科
文章图片

原先聚焦于全球前沿科研成果发布的 Nature 与 Science , 自战争爆发以来 , 也从未间断更新与这场全球事件相关的科研动态资讯 。
比如 , 最新的Nature版面就是一篇关于乌克兰研究者呼吁学术期刊抵御俄罗斯作者的新闻 , 正正写照了“覆巢之下 , 焉有完卵”的残酷现实:
人工智能|战争中的AI:乌克兰用人脸识别“人肉”俄罗斯士兵 但这只是小儿科
文章图片

对于这场事件 , 科学家也无法保持沉默 。比如 , 吴恩达在推特上公开表示“支持乌克兰” , 新晋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马斯克发推艾特普京说“要与普京单挑” , 被誉为天才数学家的陶哲轩也在个人博客上为因战争流离失所的乌克兰数学家发表了“求助的资源清单”(如下图):
人工智能|战争中的AI:乌克兰用人脸识别“人肉”俄罗斯士兵 但这只是小儿科
文章图片

但笔者猜想 , 随着人工智能作为新兴科技代表的发展愈发如火如荼 , 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 , 众多 AI 研究者或追随者心中大约都有一个这样的疑问:在这场战争中 , 人工智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怀着谨慎的心情 , 笔者在过去几周也翻阅了多份记录俄罗斯人工智能发展的文献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在“战斗民族”的眼中 , 人工智能也自然而然被归类为了壮大军事力量的手段之一 。
但需要注意的是 , 俄罗斯并不是唯一使用 AI 作战的一方 。据 Wired 报道 , 乌克兰在线侦探也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来精准定位俄罗斯士兵 。
无论科学家们多么惶恐 , 当因“科技向善”而催生的成果被用于不端的途径时 , 科学家也是无计可施的 。即使天才如爱因斯坦 , 也只能徒生悔恨 。但历史的车轮已启动 , 又有谁可以阻挡?
1、用 AI “识别”敌方士兵
谈起 AI 与战争的关系 ,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也许是“作战机器人” , 而非人脸识别 。
众所周知 , 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已十分成熟 , 甚至可以被称为“普罗大众最熟悉的人工智能技术” , 已渗透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 尤其是支付与安防两块 。而如今 , 这项技术多了一个更紧要的用途:军事防备 。
更准确的说法是:军事道德惩戒 。
据 Wired 报道 , 乌克兰方的在线侦探使用了人脸识别技术 , 仅通过屏幕截图就能用五分钟识别出俄罗斯士兵的身份信息 。
事情的经过是:
3月1日 , 车臣的总统 Ramzan Kadyrov 在 Telegram 上发了一条短视频 。视频中 , 一名欢快的大胡子士兵站在一列坦克前 , 发表自己的感想 。
人工智能|战争中的AI:乌克兰用人脸识别“人肉”俄罗斯士兵 但这只是小儿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