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说老子|《酷说老子》职场之谜:为什么能力最强的人往往做不了大领导?( 二 )



那么曾国藩为什么会定四条这么高的用人标准呢?因为那时候的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 理想主义者的特点就是:
以自己为中心 , 偏离正常的人性 。
比如:
他们以为自己能吃五个馒头 , 所以其他人也应该差不多;自己能跑五公里 , 其他人也应该差不多 。 自己不贪钱 , 其他人也应该如此;自己不怕死 , 其他人也应该如此 。
那么当他们发现其他人并没有具备他们所期待的某种特质时 , 会怎么样?很简单 , 他们的体内会同时产生两种“气体”:
一种是生气 , 一种是傲气 。
这两种气体混合在一起 , 便很容易扭曲理想主义者的认知 , 他们会觉得:
自己是对的 , 世界是错的;自己是超能者 , 其他人是低能儿;自己道德高尚 , 其他人品格低端 。
这就是历史上那些理想主义者之所以会恃才傲物的根本原因 , 请问 , 如果一个企业让他们当大领导的后果是什么?一个国家让他们当大领导的后果又是什么?后果就是:
他们眼里往往只看得见自己的光环 , 而难以发现其他人的优点 。
即使发现了其他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 , 他们也会从各种角度、找出各种理由来告诉自己 , 这个优点并没有那么耀眼 。
04
楚汉战争期间 , 有一个历史细节:
项羽对受伤的士兵关心有加 , 有时候甚至“涕泣分饮食” , 但是帐下的部将每当有功劳应该被封爵的时候 , 项羽就立马换了一副嘴脸 , 总是拿出封印左看右摸 , 爱不释手 , 甚至摸平了棱角 , 也不忍心给出去 。 ③
为什么?韩信说 , 这是妇人之仁 。 没错 , 可谓一针见血 。 韩信的言外之意其实是 , 项羽气量小 。 可项羽为什么气量小?很简单 , 因为能力太高 。
我们不妨来捋一捋:
公元前209年 , 陈胜吴广起义 。 项羽随叔叔单刀赴会 , 他一个人在会稽太守的府衙内斩杀了近百名守卫 。 那一年 ,他23岁;巨鹿之战 , 各路诸侯畏首畏尾 , 集体当乌龟 , 只有他率领楚军破釜沉舟 , 以5万兵力横扫秦军40万 。 那一年 , 他24岁;彭城之战 , 大本营被端 , 他率领3万骑兵连夜赶回 , 只用半天便将刘邦56万联军击溃 。 那一年 , 他27岁 。 ④
如此战绩 , 应该算得上是天之骄子吧!司马迁也曾忍不住感叹说 , 项羽一生经历七十余战 , 从未有过败绩 , 除了最后的垓下之战(乌江自刎) 。 其实许多人可能没注意到 , 项羽死的时候 , 仅仅只有30岁 。 而当时的刘邦 , 已经54岁高龄 。

05
现在请问 , 如果你是项羽:
在你的眼里 , 全天下有几个将领能算得上及格?
别说是普通将领 , 连韩信这种“兵仙”当初在项羽面前提意见的时候都没有存在感 , 所以后来才投靠了刘邦 。 没错 , 正是因为项羽的傲气蒙蔽了他的双眼 , 所以使得他几乎失去了发现人才的能力 。 这种现象我把它称为“能力诅咒” , 就好像牛顿看谁都弱智一样 , 贝多芬看谁都像乐盲一样 , 当然这么表述肯定有点极端 , 但是我们不难发现:
社会上凡是在某一方面能力高强的人 , 身上或多或少都有几分项羽、牛顿、贝多芬的影子 。
所以 , 一个超能力者如果当了大领导 。 久而久之 , 就会在企业内部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他们愈是苛求人才 , 愈是找不到人才 。 愈是找不到人才 , 愈是苛求人才 。
最后 , 原有的人才渐渐流失 , 外面的人才也会渐渐远离 。
06
其实曾国藩写完“用人规则”以后 , 没多久便幡然悔悟 。 于是果断推翻前四条 , 补了一句:
大抵有忠义血性的人就可以了 。
可惜 , 许多人并不具备曾国藩迷途知返的觉悟 , 倒是继承了封德彝顽固不化的执念 。 以一种给圣贤刻碑立传的精神 , 为全天下的普罗大众制定标准 。 最后得出的结论只能是:
天下无人 , 天下人无能 。
殊不知用人就好比潜水 , 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天生拥有强大的心脏 , 可以裸潜一百米的深度 。 普通人裸潜十米就是极限 , 专业潜水员也不过是二三十米 , 甚至不会游泳的人也多如牛毛 。 岂能以顶尖潜水员的心脏抗压强度将所有人都诊断成心脏病呢?与其让所有人拼命而徒劳地学习潜水 , 不如合众人之力打造一艘潜水艇 , 直接深潜到一万米以下 。
所以一个顶尖的领导者者:
需要的并不是专业潜水技能 , 也不是一群专业的潜水员 , 而是一个专业打造潜水艇的团队 。
这种整合众人资源的创造能力 , 就叫做“事善能”(道德经语) ,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领导力 。 因为世界上没有全能的人 , 只有全面发挥别人潜能的人 。 朱元璋就曾经说过一个著名的论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