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避眼神、绕道而行,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回避眼神、绕道而行,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
文章图片

戴好口罩 , 摘掉眼镜 , 换上墨镜 , 耳机声音调到耳朵能接受的最大音量 , 这是向北最喜欢的出门装备 。 曾有同学和向北打招呼的时候 , 觉得她“又聋又瞎” 。 面对身边人给出这样的评价 , 向北完全不在乎 , 因为对于“社恐”的她而言 , 这并不是一件坏事 。 面对社交 , 她的“向式理论”自成一派 , “不戴眼镜就看不清 , 看不清就不用跟人打招呼 。 ”
【回避眼神、绕道而行,超八成受访大学生认为自己轻微“社恐”】和向北一样 , 武汉某高校的大四学生陈易琦也不喜欢和人打招呼 。 “如果看到对面有不太熟悉的人走过来 , 我就会绕一段路 。 ”明明目的地直走就到了 , 他也总因为不知道怎么打招呼选择绕路 , “假装自己没看到 。 ”
食堂打饭不敢和阿姨说自己想多要一点辣椒 , 怕阿姨觉得自己太麻烦;同学聚会选择坐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 如果有人cue自己会尴尬地脚趾扣地;发言前需要做心理建设 , 如果预判会冷场就一句话都不说;路上遇到认识的人 , 总是想办法眼神回避 , 甚至绕道而行……这样的“社恐”日常 , 你曾经历过吗?
以“社恐”为关键词在微博检索 , 相关话题达上百个之多 , 话题总阅读量突破亿次 , 参与话题讨论的人数估算达数十万 。 那么大学生中有多少人认为自己是“社恐”呢?他们出现“社恐”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他们应该如何面对“社恐”情绪而不影响生活呢?为更好地了解大学生的想法 , 近日 , 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 , 共回收来自255所高校的4854份有效问卷 。 调查结果显示 , 80.22%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存在轻微“社恐”;6.90%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比较严重的“社恐”;0.6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有严重的“社恐” , 被医学上确诊为社交恐惧症 。 此外 , 12.24%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完全不“社恐” , 称自己是“社牛本人” 。
大学生的“社恐”日记
大学四年 , 让陈易琦感到“社恐”的场景很多 。 他忘不掉自己大一面试学生会时的场景 , 他用“快要尿裤子了”来形容自己的紧张程度 。 正式加入学生会后 , 相比写稿子、写策划的得心应手 , 和一位刚认识的老师或者同学沟通令他焦头烂额 , 无从下手 。 最让他难受的场合还要属同学聚餐“坐立不安、如坐针毡 , 被点名的时候恨不得钻到地缝里……”
在陌生人很多的场合 , 今年大三的李子源常常选择沉默 。 相较于人数众多的校级大型活动 , 他更愿意参加班级内的活动 。 前不久 , 他的朋友在学校里组织了一场游园活动 , 邀请他去捧场 。 原本以为是去“撑个场面” , 可当他吃过晚饭准备按时赴约 , 却远远地看到现场人头攒动 , 很是热闹 。 “社恐”的他又偷偷溜了回去 , 找个了借口临时拒绝了朋友的邀请 。
大学生在什么样的场景下更容易“社恐”?中青校媒调查发现 , 53.6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是在人多的场合说话时;52.11%表示在社交场合;45.94%表示和陌生人交流时;43.17%表示是找别人帮忙的时候;41.15%表示在刚到一个新的环境时;另有33.29%受访大学生表示 , 当自己在路上碰到认识的人 , 会想假装没看到 。
这些再日常不过的场景 , 却经常让“社恐们”感到困扰 。 摄影爱好者刘阳阳 , 在福建一所高校读研究生 , 对他来说 , “‘社恐’算是学摄影的原因之一 。 ”在和老师、同学一起去做访谈、调研时 , 他总是扮演镜头后那个不用发言的拍摄者 。 有一次外出调研时 , 他和同学一起在公园里寻找路人 , 看到长椅上坐着一位在玩手机的男子 , 他的内心戏就拉开了帷幕:“人家在专心看手机 , 我去问问题是不是太打扰人家?如果他拒绝我了怎么办?他会不会直接掉头就走?”
吃饭不敢和店员催单、上课时不敢和老师互动、和新室友相处战战兢兢、和新朋友不知如何搭话……类似于这样的状况经常性地出现在周瑜的生活中 , 每一次打破社恐的尴尬场面 , 她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 , 有时候等到心理建设好了 , 下一个“社恐瞬间”接踵而至 。 今年研一的她认为自己的“社恐”很可能是受到家庭的影响 , “在家庭聚会中 , 父母和我都比较内敛 , 不太爱说话 , 日常在家中和父母也很少互相表达情感 。 因此我也不太懂得如何在公众场合上讲话 。 ”
“社恐”是什么?为什么会感到“社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