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时代|运动鞋占鞋服市场58%,为什么中国人对鞋子容易上头?( 二 )


02.最早这批粉丝是最早从业者,却普遍遭冷遇一开始运动鞋产业的影响力有限,其产业主要集中在福建莆田、晋江等地,从业人口多为当地人,一线城市只有李宁等少数品牌。因此,在市场发展初期,球鞋爱好者往往成为早期从业者。
当然,这也意味着,这一行的资深从业人士不多,整个市场也相对空白,提前进入这一行的从业人员拥有一定发展红利。只是一开始他们大都不受信任。
2006年,孙明旭在北京读大三,读的是工业设计专业,对未来颇为迷茫的他打算考研来应对择业压力。某天,在备战考研的间隙,孙明旭在学校公开栏看到了一则信息:李宁杯第一届球鞋设计比赛正在举办中,获奖的奖励之一是可以前往李宁公司实习。
彼时,李宁已经开始推出了Top gun系列、飞甲等具有较高原创性的篮球鞋,其中日后还被奉为经典,比如,飞甲成为了中国第一款进入NBA的篮球鞋。这让孙明旭对李宁这个国货品牌有了一些好感。于是,孙明旭硬着头皮,一边考研,一边准备比赛。
少年时代|运动鞋占鞋服市场58%,为什么中国人对鞋子容易上头?
文章插图
没想到,即便是在这样两面开弓的情况下,他竟然还是在这次比赛一举拿下了两个大奖,并顺理成章地于2007年进入李宁公司实习。当他进入公司后,他立刻发现了自己能够获奖的原因:当时球鞋设计行业人才稀缺,国内该行业的专业人士不过200人。
——这个对未来感到迷茫、忧虑是否“毕业即失业”的年轻人一下子看到了方向。“那个时候能把鞋做出来点样儿的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孙明旭对小巴坦诚说道。
孙明旭的预感是准确的,更幸运的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予了中国的体育用品行业一个历史性的爆发机遇。据孙彧总结:奥运之前,中国人主要是穿皮鞋、布鞋的。2008年以后,普遍开始穿运动鞋。“中国人对于体育、运动的民族自豪感促进了对体育品牌的全新的接受。”他认为。
不过,孙明旭工作的头三年,他一直干着基础活。他做的第一双鞋是一款健身类的女鞋,当时赶上了一位设计师太忙,所以分出了一点活。“当一根根线条变成一个具体的、可以触摸的事物的时候,还是有成就感了。”他说。
但总的来说,孙明旭的处境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此外,不仅仅是孙明旭,而且包括了其他中方设计人员。2012年,李宁签约了NBA球星韦德,推出新的系列韦德之道,前五代主产品“签名鞋”主要由李宁外聘的美国设计师操刀设计,中方团队主要做一些子系列产品。
少年时代|运动鞋占鞋服市场58%,为什么中国人对鞋子容易上头?
文章插图
李宁推出NBA顶级球星“签名鞋”,本就是在树立品牌的高调性,表明从科技、材料、设计上,都不落国际品牌下风,对外释放信号。但这意味着李宁中方团队缺乏重要的提升机会。
不只李宁,国内运动鞋行业创业者普遍缺乏自信,用孙彧的一句话来说,“just copy it,就不是just do it。”这也导致对本土市场的关注不够,存在不少空白市场。
2009年,胡云深进入社会工作,直到2016年,胡云深一直过着“躺平”般的生活:住着家里的房子,月薪6000,过着4点下班、打球、谈恋爱的简单日子。
2016年,28岁的他结婚并有了孩子。没有积蓄的他,不得不求助已经退休的妈妈。他的妈妈每个月会从退休金里拿出2500元补贴给他养孩子,作为一个身处中国最发达制造业地带的深圳人,他萌生了创业的想法:“我唯一的路就是做个产品卖一卖,这是我唯一的能够生存下去的方式。”他的句子里用了两次“唯一”。
胡云深的第一款产品是球鞋防水喷雾,它的原理是:采用纳米技术的喷雾喷洒在球鞋鞋面,能够产生疏水性,形成防水层。而这个创意完全来自偶然,某天一个朋友给了他一个大金空调的防水喷雾。这款防水喷雾喷洒在衣服、鞋子上都可以起到防水作用。但是,有三个缺点,效果保持较短、气味刺鼻、衣物容易硬化。而且,当时是大金空调的一款次要产品,很难引起球鞋爱好者的注意。
少年时代|运动鞋占鞋服市场58%,为什么中国人对鞋子容易上头?
文章插图
胡云深曾在食品添加剂化工厂跟海归工程师干了一年,懂一些化工技术。很快,自己就鼓捣出了改进版的、专用于鞋面的防水喷雾配方。他找到东莞工厂定了100个灌装瓶。第一批50瓶球鞋防水喷雾,被他放到了只有200人的朋友圈尝试着卖,没想到半个小时就被一抢而空。
少年时代|运动鞋占鞋服市场58%,为什么中国人对鞋子容易上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