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太丢人!”杭城两个社区“高学历住户”扎堆,25起诈骗案大跌眼镜……

一个人从被骗到
心甘情愿花钱要多久?
答案是一瞬间 。
而让一个人
有预防被骗的意识要多久?
答案是一场持久战 。

“说出来太丢人!”杭城两个社区“高学历住户”扎堆,25起诈骗案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社区摆放着反诈警官刘献国的KT板 。
随处可见的反诈民警人形立牌;“男不裸聊 , 女不刷单” , 红底白字的横幅拉满整个宣传栏;反诈宣传被印在扇子和玩具上 , 分发给居民们;社区工作者苦口婆心地询问 , “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在宣传反电信诈骗这件事上 , 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工作者和民警们想尽了方法 。
当然 , 玩梗容易走心难 , 这是玉泉派出所民警刘献国接触反诈工作一年多以来最大的感触 。 刘献国的微信名有15字 , 叫“刘献国网贷刷单快递理赔都是诈骗” , 一下子火了 , 很多人都来加他 , 诉说自己的被骗经历 。
在刘献国负责的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两个片区 , 诈骗案件仍在持续发生 。 两个社区 , 一年多累计在玉泉派出所报诈骗案例达25起 。
但抗拒和敷衍, 是反诈宣传时遭遇的最大难点 。 刘献国听过最多的话 , 就是“从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 以及那些人从不认为自己是被骗 。
小时新闻采访人员走访了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 , 试图以此为样本 , 来回答一些问题——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的人 , 能有较高的警惕和防范吗?社区反诈难在哪里?

“说出来太丢人!”杭城两个社区“高学历住户”扎堆,25起诈骗案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浙大求是社区
“我们不会被骗的!”
“他们都不肯说 , 因为说出来太丢人”
即便是对社区环境再不敏感的人 , 也能感受到身边的一些微妙变化 。
比如 , 社区里红底白字的横幅 , 从平静的“警惕电信诈骗”到直白露骨的“男不裸聊 , 女不刷单”;小区的宣传栏上 , 挂着“平安三率”(安全感、参与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晓率)和各式各样的被骗案例;保安亭和办事大厅随处可见反诈警官刘献国的KT板 , 上面列举着一串串的诈骗类型和手段 。 街道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的同时 , 会“强行”附赠一份“反诈问卷” , 让人填完了再走 。

“说出来太丢人!”杭城两个社区“高学历住户”扎堆,25起诈骗案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社区摆放着反诈警官刘献国的KT板 。
走进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的办事处 , 社区工作人员会在每个人来办事时顺便问一句 , “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大部分人点头应付过去 。
但是 , 当小时新闻采访人员询问是否下载时 , 居民们则大多有些反感 , “干嘛非要我下这个?”
下午 , 曙光社区老年活动室人来人往 , 热闹非凡 。 一位居民很坚定地告诉小时新闻采访人员 , 她住在社区多年 , 从来没听说过哪家人被骗了 。 一旁的大爷应声附和 , 退休前他在检察院工作 , 绝对不会受骗 。
曙光社区是个老小区 , 里面的原住户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员工, 老年人居多。 小时新闻采访人员在这里询问了6位老人 , 他们都说对电信诈骗的警惕性很高 。
“我平时看到陌生电话号码 , 都不接的 。 ”一位姓杨的阿姨表示 , 她平时也不上网 , 所以不需要接受反诈宣传 , “这些我们都搞得灵清的 。 ”
小时新闻采访人员进一步询问他们 , 是否听说过身边有被诈骗的案例 , 她们也会摇摇头 , 似乎诈骗距离她们很远 。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
“你看 , 坐在桌角的那个阿姨就被推销电话骗过 , 买了个好贵的床垫 。 之前五楼的还被人骗过钱 。 不过他们都不肯说的 , 因为这种事情说出来太丢人了 。 阿姨偷偷告诉你 , 不要往外说哦 。 ”一位杨阿姨私下里对小时新闻采访人员耳语道 。
求是社区紧挨着曙光社区 , 住户一半以上都是浙大退休的教职工, 还有约三成是浙大的年轻教师, 另外就是为了学区房搬来住的三口之家, 社区总共有4000多户 。 下午 , 在社区里闲逛的 , 大多的是老人 。
婴儿的啼哭声和老人的杂谈声在宣传栏前混在一起 。 老人们在被问到诈骗相关的问题时 , 反应出乎意料地一致 , 他们都是先愣一下 , 然后确认小时新闻采访人员的身份 , 最后否认 , “我们不会被骗的!”“这里住的都是浙大退休的教授 , 都是高学历 , 哪有那么容易被骗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