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来太丢人!”杭城两个社区“高学历住户”扎堆,25起诈骗案大跌眼镜……( 二 )


“抗拒和敷衍 , 是我们做反诈宣传时最大的难点 。 ”负责求是社区反诈宣传的社区工作人员沈先生说 , “他们都觉得自己不太会上当 。 但事实上 , 骗子是有剧本的 , 高学历有高学历的话术 , 低学历有低学历的话术。 针对老年人 , 骗子就打感情牌, 或者假冒熟人, 老人们往往防不胜防 。 ”
“为啥选中我来宣传?”
“任何人都会被骗 , 就算博士也不例外”
“当人处在被欺骗的环境中时 , 像是站在十字路口 。 一个红绿灯 , 就可以影响他们的判断 。 ”刘献国说 , 一旦诈骗发生 , 如果没有民警的强行介入 , 受害者自己很难发觉 。 被骗者已经陷入被营造好的情绪氛围里 , 这样的氛围被行骗者营造得足够逼真 , 即使听起来很简单的诈骗套路 , 当事人也很难觉察出其中的问题 。
两个社区 , 一年多累计在玉泉派出所报案25起诈骗案例 。 数量看上去虽不算多 , 但年龄分布各异 , 上至80岁老人下至12岁孩子 , 金额有多有少 , 被骗金额几百元到100多万元不等 。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骗子的掌中之物 , 就算博士也没有例外 。 ” 刘献国感叹 。
走入一个陷阱的动机 , 往往涉及到人性中最脆弱和最容易煽动的部分 , 例如金钱或是美色的诱惑。 这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 , 或是履历的光鲜而消退 。
在这25例样本中 , 20~40岁的受害者占到了整体的64% 。 他们作为一个家庭的主力军 , 似乎应该对惯常的诈骗套路有更清晰的判断和认知 , 但数据说明 , 事实往往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 。
年轻人和老年人同样不能幸免 。 随着“00后”慢慢成为互联网的新生力量 , 诈骗开始渗透进他们的世界 。 网络游戏、追星 , 在这些新的领域 , 同样的套路换上一个新的马甲再次上演——可以通过第三方平台交易而绕开监管 , 给钱就能得到某些稀有游戏装备 , 或是偶像签名 。 只要针对特定需求下手 , 总会有人买单 。
样本里的老年人更具有特殊性 。 浙大求是社区聚集着一批教授级别的老人和家属 , 看上去他们往往懂得更多 , 更容易与时代接轨 , 但事实上 , 他们对互联网上的陌生世界 , 往往也是认知不够 , 一不小心 , 就会坠入深渊 。

“说出来太丢人!”杭城两个社区“高学历住户”扎堆,25起诈骗案大跌眼镜……
文章图片

曙光社区的老人 。
在24%的50岁以上受害者中 , 他们被骗的原因往往是“冒充熟人”、“网络贷款”和“网络炒股” 。 在他们的过往印象中 , 不认识的电话不接 , 来推销的电话不理 , 但面对互联网上“有身份有工作”的人 , 他们却很难相信这些都是可以编造的 。
“早些年 , 这些教授会收到一些带他们炒股的邮件 。 现在更方便一些 , 换成了微信 。 ”刘献国说 , “一般老人是不太会弄这些的 , 但这里的老人文化水平高 , 反而更容易上当 。 ”
租客和外来务工人员是平时反诈宣传的重点 , 他们反倒是最配合的一群人 。 刘献国最怕面向社区里杭州本地老人的宣传 , 他们似乎坚信自己不会被骗 , 对上门的民警拒之千里 , “我知道了 , 你不用再说了 。 ”就算在刘献国的坚持下 , 他们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 但敷衍的态度往往溢于言表 。
他们往往会流露出一些极其微妙的个人情绪 , 包括——“这么多人为什么偏偏选中我来宣传?”“他是不是觉得我老了就变笨了?”
“10个人中总有那么两三个不愿意配合 , 其实这些都还好 。 最怕是表面听进去了 , 心里根本不在乎 , 回头又来报案 。 ”刘献国感慨 。
刘献国举例 , 求是社区受骗金额最大的张乔(化名)阿姨今年80岁 , 两年前她开始被人带着“炒股” , 结果先后3次 , 前后160多万元一分不剩全部“亏光” 。 但张乔至今还不相信 , 自己是被屏幕另一头所谓的炒股老师 , 骗走了所有的积蓄 。
80岁杭州奶奶网上被“投资老师”骗走160多万元 ,
两年了还不相信被骗
直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采访的当天 , 在张乔(化名)奶奶和民警的对话里 , 她依然不相信 , 手机另一头那个炒股老师 , 居然是“假”的 。
张奶奶今年80岁 , 眼睛很大 , 烫着精致的短发 , 之前的人生 , 一直顺风顺水 , 去过40多个国家旅行 , 炒股三十来年 , 是很多人眼中的“股神” , 从没有为钱发过愁 。
而在杭州玉泉派出所 , 张奶奶的遭遇 , 只是其中的一起网络诈骗案 。 在这个辖区的浙大求是新村和曙光新村两个小区 , 从2020年2月至今年7月 , 一共发生了25起网络诈骗案 。 张奶奶的受骗金额最大 , 她被不同的“炒股老师” , 在两年内被骗走了至少160多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