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型|清朝的发型真是“阴阳头”吗?别被电视剧骗了,让现代人难以接受( 二 )



【发型|清朝的发型真是“阴阳头”吗?别被电视剧骗了,让现代人难以接受】在当时的这种环境下 , 很多人为了活命 , 只能接受了这种形式的发型 。 而如果不想留有辫子头的发型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去当和尚 , 但当和尚的前提是要剃光头发 , 如果不是无奈 , 没有人会选择这样做 。 时代的大环境下 , 很多人的命运充满了无奈 。
清朝的辫子头很多人觉着清朝的辫子头就是我们在电视剧里面看到的那样 , 发量多、辫子粗的阴阳头 , 其实这是在清朝后期才出现的 , 在清朝前期其实更盛行的是所谓的“金钱鼠尾” , 也就是脑袋四周的头发都要剃光 , 然后在脑后面留一小撮 , 而这一小撮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能够穿过铜钱 。 而铜钱的样式好多人都见过了 , 一小撮能够穿过那个方孔 , 可见头发是有多细呢?而且清朝对于这种形式有着严格的把控 , 即使选择剃发 , 但是剃的头发不合规格还是免不了杀头的命运 。

在顺治皇帝统治时期 , 有一个叫做丁泉的男子 , 他不是什么“反清复明”的志士 , 当然也不是对清朝统治不满的愤青 , 只是因为在剃头之时 , 因为剃发师傅的大意 , 使得他头顶留的头发稍大了一些 , 因此在上街的时候 , 便被巡查的官员抓了住 , 送进了大牢 。
丁泉本人对此不满 , 毕竟自己已经按照政策剃了头发 , 而且这也不是自己的过错 , 因此便要为自己洗刷冤屈 。 最终一纸奏折送到了顺治皇帝的手中 , 奏折之中讲明了丁泉是因为剃头师傅的大意才有了这样的结果 。 但是顺治皇帝对此并不在意 , 只是朱批“依律法办” , 也就是要将他砍头 。 最终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因为剃头师傅的失误白白送了性命 , 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清朝律法到底有多么严格以及在贯彻剃发令之上的严格性 。
1644年日本商人竹内藤因海难在北京旅居一年 , 著成《鞑靼漂流记》一书 。 书中这样描写清人:“他们的人都剃头 , 把头顶上的头发留下来 , 分成三绺编成辫子 。 他们男子把唇上的胡须留下来 , 把下面的剃掉 。 无论是大官、小官和老百姓都一样 。 ”

按理说这样的发型放在今天是绝对接受不了的 , 当然当时的众多汉人也接受不了 , 那么为何清朝统治者为何会对辫子头颇为青睐呢?
其实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着很大的习惯 。 作为游牧民族 , 长年生活于马背之上 , 以打猎为生 。 很多人常说蒙古族的游牧民族不也是多披头散发的吗?这可能就是因为当时满族生活的地区所致 , 因为地处大兴安岭地区 , 所以长年需要到树林里面打猎 , 而头发太长太多则会给他们造成诸多的麻烦 , 比如会遮挡视线或者在骑马之时刮到树枝之上 , 因此他们不可能会披头散发 , 只能选择适合他们的发型 。

当然也有人认为既然怕麻烦 , 为何不剃成光头 , 而是留个一小撮头发呢?那是因为满族人相信辫子是魂魄栖息的地方 , 这是他们的信仰所在 , 就算是战死沙场也要把辫子带回家乡埋葬 , 因为尸体带回家实在不太现实 , 因而将辫子带回家倒也不妨是一个有意义的形式 。
而在入主中原之后 , 除了强迫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俗之外 , 满族本身也开始学习汉人的文化传统以及生活方式 , 当剃发之俗被许多人慢慢接受了之后 , 清政府对此的管控自然不再严格 , 辫子的形式也便开始逐渐多样化 , 甚至于开始与清朝的传统样式相背离 。 在当时的形势下 , 很多人开始自觉地进行辫子蓄发 , 就是还是保留辫子头的传统 , 但是辫子留的面积不断增大 , 从早期的鼠尾向猪尾再向牛尾不断转变 , 最终形成了晚清末期的样式 , 也就是我们今天大多数人所认知的辫子头形式 。

辫子头清洗的繁琐性要蓄辫子头 , 很麻烦的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如何给它进行清洗 , 当时的生活有限 , 肯定不能像我们今天这样三天两头洗个头发 , 而且辫子本身就很难打理 , 况且还是很长的辫子 。 因此当人们真正了解了这些留着辫子人的生活之后 , 可能对这种形式便不再向往 。
当时英国有位传教士叫安德鲁 , 亲眼目睹了一个中国人清洗自己辫子的全过程 , 对方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 说自己已经一年没洗头了 , 这次准备好好清理一下 。 就在他解开辫子的时刻 , 一股酸臭的味道扑鼻而来 , 头发里的灰尘四处飞扬 , 还掉出了几个小虫子 , 传教士看到这样的情景 , 忍不住当场呕吐 。

这是当时社会中的常态 , 没有人会多用心地去打理自己的辫子 。 当时社会中的众多普通老百姓 , 他们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 根本没有时间去打理这些头发 。 就从今天女生长头发的洗漱来看 , 要想让头发干掉动辄需要一个小时的时间 , 而当时的社会之中还没有吹风机等用品 , 而且他们的头发更长 , 洗漱打理起来就更加麻烦 。 因此一年不洗也是正常 , 家境稍微好一点的可能也是得几个月洗一次 , 毕竟这处理一次实在太过麻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