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主题电视剧为何频现热点?叙事更加多元,内容更贴现实( 二 )


重大主题电视剧创作需要塑造英雄形象 , 但这种英雄形象必须建立在艺术真实的基础上 。 影视作品对革命先辈、英雄模范的呈现具有一定共性 , 比如困境中的坚韧不拔、永不放弃 , 顺境中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以及高于常人的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 。 新近创作的重大主题电视剧深入挖掘不同人物的表现维度 , 在表现共性的基础上 , 还注重对鲜明个性的彰显 。 《跨过鸭绿江》中彭德怀既有刚直的一面 , 也有柔情的一面 。 《觉醒年代》里的李大钊被妻子叫作“憨坨” , 回乡时还要种田养鸡 。 《山海情》里的白校长一心扑在学生身上 , 却不善言辞 。 正是这些不同于其他人的小个性 , 让人物真实立体 , 更具人情味 。
制作水准、审美意趣和传播方式大幅提升
随着人们审美水平不断提高 , 创作者适时调整创作理念、表现手段 , 使重大主题电视剧曾经存在的题材扎堆、人物塑造脸谱化等问题得到有效改观 , 呈现出更加生动多样的面貌 。 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电视剧制作水准、审美意趣和传播方式方面的转变与提升 , 为未来电视剧行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诸多启示 。
首先 , 讲好故事始终是电视剧创作的重中之重 。 创作者要在增强剧本的文学性、讲好故事、塑造好人物形象上下功夫 。 尤其是在领袖、英模人物的塑造上 , 要追求形神兼备、出新出彩 。 因为“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 , 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 , 要摈弃拼投资、拼包装、拼大咖的想法 。 其次 , 优化资源配置 , 以机制建设推动精品创作 。 近年来 , 一些重大主题电视剧的成功 , 探索出了一条“优质资源创大剧”的路径 , 即一流的编导演、服化道、摄录美的搭配组合 , 为出精品提供了有力保障 。 再次 , 做好宣发是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 重大主题电视剧的创作 , 要从顶层设计开始统筹部署 , 除组织创作外 , 还要利用话题策划、多终端直播等方式 , 让作品在观众中产生舆论效应 , 提升作品的收视份额和点击量 。
总之 , 重大主题电视剧的不断创新 , 既是历史进步的标志 , 也是大众文化精神需求的提升与审美情趣的转化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必然反映 , 值得我们不断探讨和研究 。
(原题为《重大主题电视剧为何频现热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