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石|盛世传承—“天价翡翠”(故宫收藏,大饱眼福)( 五 )


鼻烟壶的使用主要是在清代 。 清前期的作品以方、圆类型为主 , 后期的作品形状多变化 。 乾隆时期 , 鼻烟壶的制造有了很大发展 , 主要表现在材质的多样化 , 动物、瓜果造型的作品数量增多 。 翡翠鼻烟壶的优劣多以材质本身判断 , 其纹饰、造型一般都较简练 。

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乾隆款仿古觚 , 清 , 高19.7厘米 , 口径10.4×6.8厘米 。 翠色青绿 , 有翠料表皮的风化色皮色 。 翠觚海棠花瓣式口 , 喇叭形颈 , 足外撇 。 颈及足饰蕉叶纹 , 腹部饰凸起的兽面纹 。 底有篆书“乾隆年制”款 。
觚是古代的一种饮酒器 。 明代流行用觚做陈设品 , 将觚置于案头 , 内插杂物 。 清代宫廷或称为花觚 。 此觚为乾隆时期的仿古作品 , 其造型、纹饰与古器有所差异 。 所用翠料青中含绿 , 近似古铜器的锈色 。

翠夔耳兽面纹炉
翠夔耳兽面纹炉 , 清 , 通高10.3厘米 , 口径9.2厘米 。 翠色青白 , 局部绿色 。 炉为圆形 , 壁较直 , 腹部饰凸起的兽面纹 。 炉身两侧有对称的夔式耳 , 夔形较扁 , 兽头 , 细身 。 炉盖较高 , 花蕾式钮 , 盖面饰兽面纹 。 炉下三矮足 。
古代玉炉多为烧香而做 , 现存最早的玉炉为宋元时代的作品 。 明代玉炉开始增多 , 多无盖 , 实用性较强 。 清代宫廷制造的玉炉是从明代玉炉演变而来同时又仿古彝器 , 增加了装饰效果 , 多用于陈设 。

翠太平有象磬
翠太平有象磬 , 清 , 高25.5厘米 , 宽26.5厘米 , 厚1.4厘米 。 翠质优良 , 局部色较深 。 作品呈片状 , 依形琢线 , 呈大象形状 。 其中一面全身雕云纹 , 中部开光篆书“太平有象”四字 。 磬架为紫檀木质 , 透雕花叶纹 。
作品为平面的大象图案 , 含太平有象之意 , 表示天下太平 。 “天下太平”一词见于《汉书?王莽传?上》:“天下太平 , 五谷成熟” , 这是古代人们所追求的理想的社会状态 。

翠兽面纹兽耳扁瓶
翠兽面纹兽耳扁瓶 , 清 , 通高23厘米 , 口径5.9×3.75厘米 。 翠呈青绿色 , 局部色重 , 为墨绿色 。 瓶扁而高 , 盖面饰云纹 , 环式纽 。 瓶口沿饰回纹 , 颈较细 , 颈两侧以兽首为耳 , 耳下有活环 。 瓶腹较阔 , 两面饰兽面纹 。
这件翠扁瓶的造型为清宫玉瓶的典型样式 。 在明代 , 仿古玉瓶已很流行 , 但平腹的较少 。 清代宫廷的仿古玉器皿多在仿古的基础上加以变化 , 作品既有古意又出新意 , 此件扁瓶即在仿古的基础上变化而来 。

翠子母狮
翠子母狮 , 清 , 高7.3厘米 , 长11厘米 , 宽6厘米 。 品翠质以青绿色为主 , 兼有青白色斑 , 透光度较低 。 雕大、小双狮 。 大狮方头 , 阔嘴 , 回首状 , 狮尾多歧而卷曲 , 四肢卧于腹下 , 前肢抱球 。 小狮趴于大狮背上 。 作品配紫檀木座 , 近似椭圆形 , 饰有山石纹 。
在唐代玉器中狮的形象已出现 , 元、明以后开始增多 。 有学者认为 , 部分工艺品中狮的形象受到了狮子狗形状的影响 , 体肥而头小 。 这件作品狮之造型无凶猛状 , 四肢短小 , 可用作镇纸 , 也可用于陈设 。

翠花鸟花插
翠花鸟花插 , 清 , 高25厘米 , 口径5.9×8厘米 。 翠呈青绿色 , 局部有深绿及黄褐色 。 花插较高 , 呈树桩形 , 主杆粗大 , 内可插物 。 花插的外壁镂雕牡丹花枝 , 枝上立着禽鸟 。 下配以镂空雕花红木座 。
花插属陈设用品 , 内可插物 。 明代玉器中已有花插 , 多呈筒状 。 清代的玉花插样式较多 , 其中树桩形花插较为典型 。 这件花插所用翠料有较高的透明度 , 局部绿色深重 , 属高档材料 , 是清代宫廷的重要陈设器 。

翠玉白菜式花插
翠玉白菜式花插 , 清 , 高24.3厘米 , 口径12.8厘米 。 翠色青绿 , 透光性较弱 。 花插为白菜形 , 采用雕琢手法 , 上部菜叶相并 , 或高或低 , 亦有折而下垂者 , 环并一周 , 内空 , 可插物 。 下部叶梗直立 , 间有空隙 。
此类翠玉白菜 , 清代宫廷制有多件 , 可见其深受皇家喜爱 。 这件翠白菜之色近于自然 , 是这类作品中的珍品 。

翠福禄寿长方插屏心
翠福禄寿长方插屏心 , 清 , 长17.5厘米 , 宽13.4厘米 , 厚1.5厘米 。 翠质青绿色 。 插屏心为长方形 , 片状 。 作品雕山林之景 , 山石现于作品边部 , 中间松树成林 , 松高叶茂 , 三老人散立于树下 。
作品中三老人为“福禄寿三星” , 即所谓的福星、寿星、禄星 。 此种图案在清代极为流行 , 宫廷器物中也多见 , 寓意福、禄、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