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健康的心理源泉》
罗非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有关心理健康 , 我们听到的太多 , 真正知道的又太少 。
逻辑自洽、内容跨界、寻根溯源 。 剖析“心”在感知和执行层面存在的必然扭曲 , 将生物进化、社会文化、神经科学、现代量子物理学等视角融会贯通 , 对人类个体和群体健康问题的本质作出解释 。
正如爱因斯坦曾说:时间和空间是人类的错觉 。 相关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已经证实 , 人类的感觉经验内容是经过脑修饰处理之后的虚拟现实结果 , 作者称其为棱镜原理 。 这也符合中国古人“用心如镜”的说法 , 即我们内心对身心世界的认识 , 是真实存在的一个镜像 , 该镜像的质量取决于内心(大脑)这块镜子的质量 。
近年来 , 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 , 给心理学提供了一些踏实的立足点 。 尤其是棱镜原理 , 让我们看到了大脑这面镜子的高度动态性 。 作者一方面基于这种可变性引出了镜像的扭曲之说 , 认为这种扭曲就是给我们带来认知偏差和健康问题的原因;另一方面通过这个扭曲的镜子和现实之间的交互关系 , 分析了其在认知、行为、生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
这本书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角度出发 , 借鉴中西文化和现代宏观、微观物质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对身心健康的认识与实践 , 探讨了心理过程与广义健康 , 即包含生理、心理、社会、行为和认知在内的整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 作者力求将客观研究与主观体验、科学理论与人生实践、哲学思辨与实际观察相结合 , 融合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哲学与科学等各方面的思想与实践 , 邀请读者亲自对身心世界现象及其运动和动力规律做出观察、思考与领悟 。
作者介绍
罗非 ,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 中国生理学会、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神经科学学会、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会员 。 曾任中国科学院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主任 。 主要研究领域为感觉、情绪、认知过程及其调节的神经心理机制 。
精彩书摘
我们离健康的真相还有多远?
感觉可信吗?
你以为你以为的 , 就是你以为的吗?同样的两个声音 , 第二次听到就不如第一次听到那么鲜亮;同样一盆冷水 , 第二次把手放进去的时候 , 就不如第一次放进去感觉那么冰;看久了的鲜花 , 也不像第一次看到时感觉那么美丽 。
这是因为 , 我们的神经系统对于已经熟悉的感觉刺激 , 会投入较少的资源来处理 , 一些“本该”对这些刺激起反应的神经细胞被抑制了 , 使本来已经不同的神经活动感觉起来差别并不很大 。 这被称作为意识的弥补作用 。 比如说 , 脚踩到锋利的石头 , 痛觉实际上要过数百毫秒才能传递到大脑;但如果我们看到自己踩到了石头 , 却会觉得疼痛是在接触石头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发生的 。
推荐阅读
- 读完这本书,我对人性的认知崩塌了,怪不得我总会四处碰壁!
- 三条鱼的故事,看哭无数人!(推荐)
- 两性|女人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推荐收藏)
- 太美啦,看完绝对震撼双眼!(推荐转发)
- 《道德经》:不以主观偏见为认知,才能具备理解事物的“真知”
- 老了如何安度余生?此文说的有理!(强烈推荐)
- 年轻人,我强烈推荐你去相亲
- 这世间,爱你等于爱自己
- 2021,真正的危机来袭!多少人还浑然不知!(强烈推荐)
- 婆婆|被婆婆移出家族群,我不声不响,却赢得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