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永远不要被自己低质量的勤奋感动|“懒蚂蚁效应”不容小觑


中国人很相信“天道酬勤”四个字 , 总觉得只要自己努力 , 就没有什么实现不了的目标 , 这诚然没有错 , 但在这个波诡云涌的时代 , 比努力更重要的是努力对方向 。
在职场上 , 我们见过很多人每天忙忙碌碌 , 但依旧一事无成 。 若你仔细询问这些人每天都在做些什么 , 他们大都答不上来 。
其实他们只是看起来很努力而已 , 付出的时间和效率完全不成正比 。
作家蒂姆·菲瑞斯曾说:“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 , 可能是以牺牲有效性为代价而保持忙碌的状态的 。 ”

心理学|永远不要被自己低质量的勤奋感动|“懒蚂蚁效应”不容小觑
本文插图
勤奋不应该只是机械的程序 , 它必须有我们内心深处对某件事的强烈的渴望 , 才能推动我们去真正寻求结果 。 以结果为导向 , 真正驱动我们思考如何做成某件事 。
懒蚂蚁效应
日本北海道大学曾做过一组实验 , 以每组30只、三组蚂蚁群为研究对象 , 观察它们的活动 。
结果发现:每组蚂蚁群中的大部分蚂蚁 , 都非常勤奋地寻找搬运食物 , 但有一小部分蚂蚁则什么都不干 , 名副其实的懒 。
但当蚁群突然断绝食物来源时 , 这些“懒蚂蚁”则会出人意料地带着蚁群寻找食物 , 并且真的能够找到食物 。

心理学|永远不要被自己低质量的勤奋感动|“懒蚂蚁效应”不容小觑
本文插图
原来 , 这些“懒蚂蚁”并非真的什么都不干 , 而是在观察 , 他们在蚁群中看似无用 , 关键时机却能转危为安 , 因为他们在别的蚂蚁忙忙碌碌时 , 掌握了关键信息 。
身处在这个飞速变革的时代 , 只有懂得“懒蚂蚁效应”的人才能占据食物链顶端 。 因此 , 切勿被低效率的勤奋蒙蔽双眼 , 以为自己很努力 , 结果不会陪着你演戏 。
在勤奋之前要先思考 , 有战略、有方法的推导 , 知道自己的每一步该如何去走 。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中说:“所谓努力 , 指的是主动而有目的的活动 。 ”
“主动”、“目的”是努力有效的先决条件 , 学生时代 , 每个班总有一些看起来懒懒散散 , 但成绩出人意料的同学 。 这些同学除了天资 , 最重要的是懂得自己的目的 。

心理学|永远不要被自己低质量的勤奋感动|“懒蚂蚁效应”不容小觑
本文插图
我们的教育体制崇尚听话的孩子 , 很多孩子让干什么就干什么 , 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为了什么?只有少数孩子能成为“懒蚂蚁” , 这着实很可怕 。
【心理学|永远不要被自己低质量的勤奋感动|“懒蚂蚁效应”不容小觑】在资本市场上 , 没有结果产生的努力 , 都是无用功 。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种概念早就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