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柴雅欣
文章插图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
【空间站|对话|姜杰:多型长征火箭将共建空间站】目前 ,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全面转入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阶段 , 今年将实施空间站核心舱发射、货运补给、载人飞行等多次任务 , 并于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 , 建成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 。
执行空间站建设的任务 , 将由哪一型火箭担当?“十四五”期间 , 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全国两会召开之际 , 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运载火箭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姜杰 。
采访人员:我国空间站进入建造阶段 , 将先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和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 。 请问这些重要发射任务 , 将由哪一型火箭执行?
姜杰:根据我国载人航天空间建设规划 , 将在2年里通过11次发射任务完成空间站建造 , 这需要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进行组合式发射 , 其中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将发射空间站核心舱 ,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将发射货运飞船 ,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通过发射载人飞船 , 送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
空间站建设是更复杂和庞大的系统 , 包括多次交会对接任务 , 这就要求火箭必须完成“零窗口”发射 , 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 , 分秒不差地将火箭点火升空 。 这对于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来说 , 是不小的挑战 。 两型火箭都是低温动力运载火箭 , 也就要求火箭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等分系统的射前工作准备要非常可靠 , 不能出任何差错 , 从而确保火箭按时发射 。
采访人员:提高在商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 也是我国运载火箭发展的重要方面 。 去年 , 长征八号首飞成功 , 今年我们在商业航天领域有哪些亮点?
姜杰:目前 , 技术团队已经开始推进融合型长征八号火箭的研制工作 , 火箭将采用电气一体化、地面测发控一体化、快速测发、可重复使用及无人值守等新技术 , 预计今年可完成垂直起降关键技术的演示验证 。
捷龙系列火箭 , 是我们面向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推出的系列固体运载火箭产品 , 包含捷龙一号、捷龙二号、捷龙三号3型火箭 。 其中 , 捷龙三号火箭瞄准的是商业卫星星座的大规模组网发射需求 , 具备“一箭20星”以上的多星发射能力 , 单位载荷发射成本每公斤只有1万美元 , 市场竞争力强 。 目前 , 该型火箭已完成立项 , 预计明年首飞 , 届时我国的商业火箭型谱将进一步完善 , 占领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新高地 。
采访人员:“十四五”期间 , 运载火箭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姜杰:“十三五”期间 , 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长征八号等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多个成员完成首飞 , 并承担国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务 。 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型谱逐渐完善 , 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
在“十四五”开局的新起点上 ,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将助力中国探索宇宙的脚步迈得更远 。 近年来 , 我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运载能力不断提升 , 北斗全球组网、嫦娥探月、载人空间站建设能够顺利实施 , 都离不开火箭运载能力的提高 。
未来5年 , 我国将继续推进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和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制 , 支撑后续更远距离的深空探测 , 提升我国航天器进入外太空的能力 。 此外 , 航天工程还将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 , 航天工程系统各个关键环节将实现智能化 , 运载火箭在故障条件下也将具备自适应控制、在线轨道规划等能力 , 让执行任务更加灵活 。
推荐阅读
- 国际空间站|重达2.9吨!国际空间站竟扔了一块巨大的太空垃圾
- nasa|NASA展示国际空间站“小型花园”和植物实验
- 空间站|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计划今年上半年在文昌发射
- 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对国际空间站进行维护 太空行走近7小时
- 心力衰竭|心对话丨新希望,新选择——引领心衰管理新格局
- 空间站|这个入住费用要上亿元的酒店,路费就得要个几千万。
- 中国空间站|两会|周建平:中国空间站将建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航天员将发挥重要作用
- 宇航员|两名俄罗斯宇航员将修复导致国际空间站漏气的裂缝
- 天宫空间站|国产天宫空间站即将面世,28国发出申请,美日遭拒
- 潘建伟|对话|潘建伟:抢占量子科技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