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略骨科人文,见证观念进展,全新模式再叙生命至上核心原则( 二 )


裴福兴教授:无痛前行 , 加速康复
领略骨科人文,见证观念进展,全新模式再叙生命至上核心原则文章插图
裴福兴教授
疼痛是人体第五大生命体征 , 是一种由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引起的不愉快感觉或情感体验 , 在骨科临床中非常常见 。 其中 , 骨科术后急性疼痛因伴发多种症状、程度重、个体差异大、缺乏客观评估指标和治疗效果难以预测等特点而一度成为困惑临床医生与患者的难题 。
在谈及急性疼痛无痛化管理的重要性时 , 裴教授总结道:第一 , 术后疼痛普遍存在 , 而骨科疼痛尤为剧烈 , 有资料显示 , 术后24小时为患者疼痛最高时点 , 另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患者存在中重度疼痛;第二 , 术后急性疼痛易引发痛觉过敏或异常性疼痛 , 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第三 , 控制不佳的急性疼痛会演变为慢性疼痛 , 增加患者致残及致死率;第四 , 疼痛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第五 , 患者伴发术后疼痛常导致其住院时间延长、经济负担加重和关节功能降低等问题 , 影响治疗预后 。 因此 , 解答如何克服重重挑战 , 开展无痛和无风险手术的问题 , 将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的终极目标 , 为数以万计饱受术后疼痛折磨的患者带来更佳的生活质量 。 那么 , 我们又当如何做好术后急性疼痛的无痛化管理呢?
首先 , 应完善对疼痛原因、部位、性质、程度等方面的评估 , 以便于临床医生对必要的疼痛进行及时干预 。
其次 , 可通过无痛化管理宣教、以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药加肌松剂的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微创化手术操作、应用氨甲环酸(减轻术后炎性反应及肢体肿胀)和地塞米松等方式 , 减轻或消除围手术期有害刺激的影响 , 从而降低外周和中枢敏化 , 降低术后疼痛强度 , 并减少镇痛需求 。
在采取预防性镇痛措施的基础上 , 若患者出现“爆发性疼痛”、“运动痛”或当VAS疼痛评分≥4分时 , 应参照 WHO 疼痛三阶梯镇痛原则进行治疗 , 即轻度疼痛应用非类固醇类抗炎镇痛药、重度疼痛应用弱阿片类+肌松镇痛药、中度疼痛首选阿片类镇痛药 。
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骨科在急性疼痛的管理上颇有经验 。 据裴教授介绍 , 华西医院骨科不仅在术前即积极采用预防性镇痛、镇静催眠和抗焦虑为一体的疼痛管理模式 , 同时还在术中、术后进行预防性用药、多模式镇痛与抗炎 , 力求将疼痛评估、及时调整、持续给药的治疗理念贯彻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始终 。 他认为疼痛管理的根本就是对患者最切身的人文关怀 , 不应忽视 。
“‘痛’是人类最难以忍受的身心体验之一 , 对于患者来说更是如此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医学发展的历史 , 就是与病痛做斗争、减少病患痛苦的历史 。 作为医生 , 以更新的技术、更好的药物、更优的方案达成‘无痛’目标 , 是我们的使命 , 也是天职 , 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裴教授说道 。
徐又佳教授:你的骨骼我做主
领略骨科人文,见证观念进展,全新模式再叙生命至上核心原则文章插图
徐又佳教授
“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再骨折”是2019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临床管理共识》(下文简称《共识》)中的两个关键词 。 既往数据显示 , 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人群数量持续增加 , 再骨折发生率居高不下 , 而在经有效防治后 , 患者两年内的再骨折发生率可下降56%、死亡率下降35%左右 。 这些数据无不强调着 , 骨质疏松性骨折和再骨折的高发病风险 , 与其可控可防的治疗特点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共识》应运而生 , 并总结了对于65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与再骨折的7条主要建议和6条次要建议 。 徐又佳教授对其中的7条主要建议进行了分享与解读 。
第一条 , 骨科医生在骨折患者临床处理后 , 在出院准备康复过程时 , 需明确告知患者或家属三句话:①您的骨折是骨质疏松性骨折 , 有再骨折发生风险 , 尤其是在未来两年内;②骨折会使您行动不便、独立性下降 , 且死亡风险增高;③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 再骨折发生事件可防可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