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鲁迅先生生活的年代,是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年代。这个旧社会留给了人们太多的苦难与唏嘘,鲁迅先生笔下塑造了众多经典的小人物,例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以小人物的视角,揭露了罪恶的旧社会。
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文章插图
鲁迅的文章,读起来总感觉平淡中带有点味道,儿时的我总也体会不到其中的奥秘所在,只感觉鲁迅先生的文章读起来晦涩,好像每一个文字都带有其特定的含义,信息量十足。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鲁迅先生的文章,不觉自己成为了书中人,成为了长大后的闰土,在某一个瞬间,身上还有了阿贵的影子。我彷徨而又手足无措,我想,我如何活成了我曾经讨厌的样子了。
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文章插图
鲁迅就是这样一个能够将文章当成武器的人,他笔下的文字是那么的铿锵有力:“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猛兽永远独行,牛羊才成群结队”,这些句子总是充满了哲理,网络上的人们总喜欢在说话时加上一句“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竟然成为了网络上的新梗,而鲁迅先生如果知道的话,肯定补充一句:“我没有说过”。鲁迅先生早年曾留学日本,他身后的故乡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鲁迅曾有一个求医救人的梦想,利用高超的医术,来为苦难的百姓医治病痛。在日本求学期间,他接触到诸多进步人士,自己的思想也得到了改变,他剪掉了长辫子,留了个精神的半寸,成为了鲁迅永远抹不掉的经典。
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文章插图
自古以来,古人便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的说法,在清朝末年,对于辫子的情节,一直还深深地根植与人们的内心之中。鲁迅受到了进步思想的洗礼,决定剪断辫子,与大清彻底决裂。但这确实也需要莫大的勇气才行。22岁的鲁迅为此专门去照了张照片,记录这历史性的一刻。除此之外,他还写了一首诗在这个照片的后面,并一道送给了自己的朋友许寿裳,许寿裳给鲁迅这首诗安上了一个《自题小像》的诗名,并且将其公布于众。诗中的意境中所包含的舍生取义的精神感染着当时的人们,其中那句“我以我血荐轩辕”,更成为了永恒的经典之作,风靡了100多年。
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文章插图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的心被爱神之箭射中了,自此他的心便于祖国紧密的不可分割了。此时的故国家园正在经受列强的侵略,承受着风吹雨打。作者虽远在海外,但仍心系祖国,愿将自己的心意化作天上的星辰,让其将自己的心意传达给祖国的人民,如果国家需要,我愿意以自己的鲜血报效我的国家。这里的轩辕,指的是上古的轩辕黄帝,是华夏部落的首领,我们自古以来便是炎黄子孙。鲁迅借用“轩辕”的典故,便是要向世人表达自己甘愿为国家献出生命的勇气。
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文章插图
在那个旧时代,国民在遭受列强的欺凌时,第一反应还是忍受。统治者不作为,在面对列强的欺凌之时,只会一味妥协。虽然大清朝走下了历史的舞台,但之后迎来便是军阀乱战的民国,天下的百姓依旧没有找到内心的归属感。在这一时期,许多人依旧沉睡,无数人依旧在仿徨,鲁迅先生认识到,学医无法挽救沉睡的国民,唯有用手里的这支笔,来唤醒沉睡的民众,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够抵御外辱,迎来新生。鲁迅的这篇小诗,以其唯美的意境与特殊的笔调,将他甘心为国家付出一切的思想展现出来,也鼓舞了共同抵抗外辱的士气。
鲁迅先生在理发后,曾写了首经典的诗,最后一句风靡100多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