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千军万马避白袍——文官驰骋战场,武力值与谋略缺一不可

一个将领 , 能够看到千军万马避白袍的场景 , 那该是具有何等的威望和能力 。白袍将军 , 最开始是对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将领陈庆之的称呼 , 后来逐渐也演变成为了具有优秀的军事能力 , 并且在战场上大放异彩且出身名门的将领 。
文官和武将职能向来泾渭分明 , 文官多在官衙任职 , 武将多驻守各地 , 文官和武将也很少相互干预 。但是 , 历史上也不乏陈庆之这样的既能是很好的文官 , 也可以是战无不胜的武将 , 而文官是否就完全不适合上战场 , 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历史问题 。
武侠|千军万马避白袍——文官驰骋战场,武力值与谋略缺一不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白袍将军成为在战场叱咤风云的文官将领代称
1、千军万马避白袍的来源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四方动荡不安 , 战乱频发 , 出现了不少名垂青史的将领 , 其中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将才 , 文官出身却以“武”字为谥号结束生平 。这位天生将才 , 也是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句话中的白袍将军陈庆之 。
陈庆之身体羸弱 , 不善骑马射箭 , 可以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文人 。自梁武帝建立南朝开始 , 陈庆之便一直辅导左右兵帮助其奠定南朝基业 , 从他十八岁少年郎时被任命为主书到四十岁不惑之年一直都在朝廷中为梁武帝出谋划策 , 提出政治上的建议 , 一直到四十一岁 , 陈庆之才带兵打仗 。
陈庆之擅长谋略 , 以千人军队战胜万人敌军的情况时有发生 , 陈庆之既是文官出身又喜欢穿白色盔甲上阵 , 因此后世才对陈庆之有了白袍将军的称呼 。后来的历史长河中 , 也还有类似陈庆之这样的儒将带领军队百战百胜的案例 , 因此白袍将军逐渐也成为了虽然不能武 , 但是却拥有卓越军事才能的文人将领的代称 。
武侠|千军万马避白袍——文官驰骋战场,武力值与谋略缺一不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2、文官和武将的差异
文官和武将在封建官僚体系中向来是对立的两派 , 而且历朝历代虽然对文武官员的重视程度时有差异 。但是总得来说都具有一定的重文轻武迹象 , 虽然没有宋朝时期那般明显的差异 , 但是在上朝议事时 , 历朝历代总的文武官员的左右站位来看 , 就可以发现其背后隐藏的身份地位差异 。
以隋唐以后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为例 , 科举考试主要是为文人提供入士通道 , 文官完全是从科举考试中选拔出来的 ,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需要熟读儒家经典 , 通晓历史 , 有辩论作诗的才能 。
而选拔武官的途径比较多 , 最普遍的就是参军后按照所立军功升职 , 当然也有武举考试 , 主要考骑射作战能力等等 , 和文举考试一样属于科举考试 , 但是武举考试是在武则天时期才设立 , 并且每个朝代重视程度不一样 。
武侠|千军万马避白袍——文官驰骋战场,武力值与谋略缺一不可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从文武官的选拔制度就可以看出文武官院的差异 , 文官熟读经书 , 有辩论和谋划之才 , 而武将注重实践作战 , 武力和领导力更为重要 。
文官带兵亦有武将的战场谋略
1、文官将领的权谋之术通过转换一样适用于战场
文官擅长谋略计算 , 武将勇猛无畏且直率 , 因此武将常常不能在朝中很好的周旋 , 但是如果将文官的谋略带到战场上 , 是否就全然没有效果 。历朝历代对于地方军队势力的控制都比较重视 , 因此常常会从中央下派监军等管控军队 , 但是在真正领兵作战的时候 , 还是武将上场 。
但是实际上 , 文官的权谋之术一样也可以用在战场上 , 军队武力固然是一场战争取得胜利的前提 , 但是好的战术和谋略得当的敌我双方的心理试探 , 也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有力工具 。在敌我双方实力悬殊的时候 , 单兵作战素质再高也寡不敌众 , 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其才智 , 争取探索出一条能够反败为胜的战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