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

畸胎瘤 , 一种在人类生命最初始的胚胎阶段就有的肿瘤 , 绝大多数为良性 , 但如果长在了异常高危的位置 , 也会严重危及生命 。 更何况是长在一个不足4岁孩子胸腔里的巨大肿块 。 3岁8个月的小星星(化名)就差点因为这个疾病殒命 , 若不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小儿外科、儿童重症监护室、麻醉科的专家组团施救 。 这个辗转了多家医院求治的孩子 , 最大可能是死于感染、窒息 。
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文章插图
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文章插图
带瘤生存3年8个月
良性肿瘤已占满孩子半个胸腔
11月8日 , 3岁8个月的小星星因“发热伴咳嗽2周”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她在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 , 最高达39℃ , 伴咳嗽 , 呈刺激性干咳 。
检查发现原来致病的元凶是胸腔内长了一个11cm的巨大肿瘤 , 肿瘤完全占据了整个左侧胸腔 , 心脏、大血管和左肺完全被挤压到了对侧 。
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文章插图
手术前 , 小星星的左侧胸腔已经被完全挤占
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文章插图
手术后 , 原本被挤占的肺、心开始回归正常位置 。
考虑到孩子的肿瘤可能有恶性趋向 , 且肿瘤体过大 , 孩子过小 , 初诊医院建议前往更好的肿瘤中心内科治疗 , 将肿瘤缩小后再手术 。 于是又辗转了几家大型医院、肿瘤中心 , 可在这些机构里 , 星星的肿瘤病理被确定了——良性 , 并不适合内科化疗 。 “外科手术切除成为孩子的唯一希望”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教授刘钧澄教授表示道 。
家长抱着最后的一丝希望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经过全面检查和评估 , 最终穿刺病理确定胸腔内巨大肿瘤 , 极大可能是畸胎瘤 。 患儿命途多舛 , 出生后半个月 , 因肠坏死行“肠切除术” , 从小体弱多病 , 营养较差 。
病重的患儿 , 无助的家长 , 巨大的肿瘤 , 这让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佘锦标副教授和特需医疗与健康管理中心行政总监、胸外科顾勇教授百感交集:肿瘤不切除 , 患儿生命危险;肿瘤切除 , 难度太大 , 风险太高 , 患儿同样面临危险 。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 , 顾勇教授提议 , 组织全院多学科讨论 , 最强大脑 , 群策群力 , 充分发挥中山一院的综合实力强的优势 。
组团大作战 11cm肿瘤被完整切除
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文章插图
医务科接到顾勇教授申请后 , 快速组织了小儿外科刘钧澄教授、佘锦标副教授 , 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唐雯教授 , 放射影像科李向民教授 , 麻醉科李凌副教授等全院多学科大讨论 , 大家围绕孩子的肿物性质 , 能否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等诊治难点进行激烈讨论 。 最终一致认为 , 纵隔肿瘤诊断明确 , 良性可能性大 , 手术为唯一措施 , 肿瘤巨大 , 与胸腔大血管关系密切 , 围手术期风险极高 , 向家属详细说明病情及手术风险 , 征得理解同意后安排手术治疗 。
在手术麻醉中心大力支持下 , 经过了精心周全的术前准备 , 顾勇教授联合小儿外科佘锦标副教授、麻醉科林世清副教授在11月13日为该患儿实行手术治疗 。
庞大良性瘤长在了三岁孩子的高危区域 团队出战成功卸除文章插图
术中开胸探查所见真如术前讨论预料 , 巨大肿瘤完全占满了左侧胸腔 , 心脏、大血管和左肺严重受压 , 幸运的是肿瘤包膜完整 , 边界尚清 , 无侵犯周边的大血管 。 顾勇教授带领张水深主治医师 , 如履薄冰 , 小心翼翼地沿着肿瘤边缘进行游离 , 手术灯下的刀尖在跳动的心脏和大血管上方不断挥舞 , 场面十分紧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