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若用了,蜀汉能一统中原吗?

孔明虽得其主 , 不得其时 , 惜哉——司马徽 。
司马徽一直都是三国乱世的推动人 , 在他的棋盘上摆着三个棋子:诸葛亮、徐庶、庞统 , 作为老师 , 他自然想看三位弟子的在不同的阵营发挥才能 , 虽然中间有一些波折 , 但还是完成“三分天下”布局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若用了,蜀汉能一统中原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诸葛亮虽得明主 , 但天下大势早已经不在蜀汉 , 以至于他六出祁山都没有成功 , 最终还是病死在五丈原上 , 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悲壮结局 。
诸葛亮五次北伐 , 五次未果 , 他为何要坚持北伐呢?若不讨伐曹魏 , 蜀汉也能安于一隅之地 。
其实蜀汉北伐是必然 , 历史上在蜀地建国的政权很多 , 凭借着天然地势 , 是易守难攻 , 正所谓“天下未乱蜀先乱 , 天下已治蜀未治” 。
西汉末年公孙述占蜀为王 , 称白帝 , 后被刘秀所灭 。
公元306年 , 李雄在蜀地建立成汉 , 后被东晋所灭 。
公元1363年 , 明玉珍在重庆称帝 , 建立大夏 , 后被朱元璋所灭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若用了,蜀汉能一统中原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蜀地虽易守难攻 , 可想要向外发展也很难 , 偏安一隅之地虽然能苟延残喘 , 可迟早会被消耗殆尽 , 诸葛亮不讨伐曹魏 , 同样也会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 。
北伐曹魏自然也有“私心” ,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兴复汉室 , 还于旧都”他北伐曹魏也是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 。
诸葛亮五次北伐未果 , 虽倾尽全国之力 , 但大型战争只有第一次和第五次 , 其余三次都是小规模的战斗 , 并没有太大的损失 , 第一次又将天水、南安、安定三座大郡的人口迁移汉中 , 进一步提升了蜀汉国力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若用了,蜀汉能一统中原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第五次也是最接近成功的一次 , 不过在五丈原诸葛亮就打不进去了 , 眼看复国无望 , 仰天垂泪说了一句“悠悠苍天 , 和薄于我” 。
在这一次北伐当中损失了不仅是诸葛亮 , 还有蜀汉大将魏延 , 他同样也是一个悲剧人物 , 而他提出的“子午谷奇谋”成了最具争议复国之策 , 有人认为若是用了魏延的计 , 蜀汉或许有可能统一天下 。
那么“子午谷之计”真的有可能呢?
刘备还在世时 , 一直都在重用魏延 , 刘备一死蜀汉大权开始倾斜 , 刘禅没有才能 , 朝中大臣也只能仰仗诸葛亮匡扶汉室 , 可惜魏延在诸葛亮眼中是一个颅有“反骨”之人 , 所以很难给予重用 , 将他调往南方 , 封南郑侯 , 不再任汉中太守就足以说明问题 。
魏延偏激的性格也很难让他得到重用 , 陈寿在《三国志》中评::延既善养士卒 , 勇猛过人 , 又性矜高 , 当时皆避下之 。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若用了,蜀汉能一统中原吗?
三国两晋南北朝|诸葛亮为何不用“子午谷奇谋”,若用了,蜀汉能一统中原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魏延锋芒太露 , 文武大臣都不愿跟他来往 , 纷纷避其锋芒 , 而杨仪又非常不屑他 , 两人多有不和 , 在杨仪和魏延当中 , 诸葛亮更加爱惜杨仪 , 病逝五丈原之前 , 诸葛亮只找了杨仪、姜维两人 , 魏延并没有参与这次商讨 。
从种种迹象来看 , 诸葛亮确实不怎么喜欢魏延 , 而且子午谷之计危险系数太大了 , 不然怎么称之为“奇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