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探寻江南文化:千年西湖龙井旧事( 三 )


十二、明景泰二年残题刻(1451年)
此题刻仅存“景泰二年”、“仲秋”六字 , 被下面乾隆甲辰御诗刻打破 , 因有纪年 , 当为明代人所题 。
在清代汪孟鋗《龙井见闻录》中有记:“…景泰二年 , 岁在辛未 , 仲秋子日 , 此辰雾霾 , 行者不见…” 。
可惜此题刻被乾隆诗刻所毁 , 仅残存数字 , 特别是“雾霾”两字 , 仅残存一“雨”字头 , 想必如果全存世 , 当为杭州石刻中 , 最早的“雾霾”记录 。
十三、“□秀”残题刻
此题刻 , 似篆似隶 , 有古意 , 上部被乾隆甲辰御诗刻打破 , 未知残损几字 , 最后一字断为“秀”字 , 推测为明代神运石被掏出龙井前就有的题刻 。
十四、明李□题刻
此题刻字迹清楚 , 释文为“荣禄大夫柱国中臣内官都太监日南李□书” , 此“李□”推测即为明代主持淘浚龙井的官员李德 。
李德在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有记:“德 , 交趾人(现属越南) , 幼警悟 , 读书一目下数行 , 洪武间 , 黎王以献 , 高皇喜之 , 昵侍左右 , 历事五朝 , 颇著劳绩 , 镇守两浙 , 卒 , 敕葬于风篁岭下 。”
十五、明嘉靖残题刻
暂仅识得“嘉靖…”两字 , 当为明人所题刻 。
十六、残存字迹一
乾隆|探寻江南文化:千年西湖龙井旧事】在神运石正面右侧 , 仍有一些残存笔划 , 分析可能是明代前的字迹 。此字似双勾草书 。未识得为何字 。
十七、残存字迹二
部分有关神运石文献中 , 称石上有“下有玉泓池”五字 , 该题刻或即此五字残存 。
乾隆|探寻江南文化:千年西湖龙井旧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刻石传之久远 , 在文化传承上具有异于纸质文献的独特效力 。南巡刻石因附载着帝王的政治与文化权力 , 它的加入更对江南名物、名胜等景观的诠释与传播产生非同一般的影响力 。茶香飘逸的龙井、幽静雅致的江南 , 这些名人旧事为龙井注入了历史文化内涵 。
北宋元丰年间 , 上天竺有位高僧名为辩才法师 。他喜欢龙井 , 居住于此 。辩才法师德高望重 , 仰慕者纷纷前往龙井探望他 , 但由于当时山路崎岖 , 不易通行 。辩才法师便募缘整治山林 , 开辟通道 , 广植翠竹 , 日久 , 才有了如今此番美丽山道风景 。山道开通后 , 龙井寺香火兴盛 , 来客也越来越多 , 每当有访客前来 , 辩才法师都会亲自奉上山中自植自焙的香茗一杯为礼 。客多茶需求量大 , 龙井寺周围山林便成茶园遍布之地 。
乾隆|探寻江南文化:千年西湖龙井旧事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西湖龙井也不乏有文人墨客为其笔墨添香 , 苏东坡当年在杭州当官时也曾留下经典诗句 , “白云峰下两旗新 , 腻绿长鲜谷雨春” , “欲把西湖比西子 , 从来佳茗似佳人” 。秦观《龙井记》“龙井旧名龙泓 , 距钱塘十里 , 吴赤乌中 , 葛洪尝鍊於此 , 《宋史·孝宗纪一》乾道二年罢盱眙屯田 , 振两浙、江东饥 。戊寅 , 幸玉津园宴射 , 遂幸龙井 。”李光《闻亚子秋叶穉兰诸子宴集杭州西园有作》诗:“唱酬有作题龙井 , 梦寤无聊记虎邱 。”
不尽西湖美 , 一品龙井茶 。从古至今 , 中国茶文化的传统影响十分深远 , 茶是我国千百年流传的文化 。杭州的龙井茶散发的不仅是香气 , 更有千百年的文化底蕴 。西湖龙井茶与西湖一样 , 是人、自然、文化三者的完美结晶 , 是西湖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