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二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马超生病 , 当年去世了;黄忠在两年前就去世了;魏延要镇守汉中;赵云反对东征(而且赵云的后军督也很重要) 。
可以说 , 当时刘备集团正是新老交替的时候 。
也就是说 , 如果此时刘备不带冯习、张南 , 带上王平、廖化什么的 , 你一样会问:怎么刘备带的人都不认识?
冯习、张南等这一波人 , 正是“五虎上将”(不好意思 , 先用这个词表达)的最佳接班人 。
马良、冯习、张南、傅彤 , 都是刘备讨伐刘璋时 , 从荆州带到益州去的一批将领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而诸葛亮北伐时所依赖的骨干将领 , 除了魏延 , 就是姜维、王平这种降将或张翼、张嶷这种益州时加入刘备集团的将领 。
另外一点 , 也能看出夷陵之战所带的这波人的重要性 。
蜀汉中期 , 蜀汉武将军职排名是:魏延、吴班、高翔、陈式 。
其中 , 吴班、陈式都是夷陵之战的幸存者 。
人才断档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蜀中无大将 , 廖化为先锋” , 反应了蜀汉后期将才匮乏的困窘 。
而事实上 , 其根源 , 正在夷陵之战 。
一个将领的培养 , 是需要经验积累的 。
当冯习等一众从荆州时期跟随刘备的中生代将领陨落后 , 蜀汉被迫启用了一些尚未成熟的新生代将领顶上 。
人才是选出来的 , 蜀中选材面少 , 但如果有刘备这种眼光毒辣的人 , 未必选拔不出人才来 。
刘备临死前 , 还选拔出了马忠 , 否决了马谡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遗憾的是 , 学富五车的诸葛亮在各方面都很强 , 但在看人眼光上不如久历四方的刘备 。
因此 , 在人才梯队组建上 , 诸葛亮无法直接继承刘备的遗产 , 硬着头皮上 。
结果 , 错用马谡 , 抱憾终身 。此外 , 除了招降的姜维 , 再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新生代将领 。
其他损失 , 虽可弥补 , 但必然巨大
此外 , 夷陵之战还有许多被低估的巨大损失 。
1、物资损失殆尽
夷陵之战第二阶段 , 蜀军的基地是秭归 。可是 , 秭归却迅速被击破 , 刘备紧急逃走 。
同时 , 由于三峡水急 , 刘备东征易进难退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因此 , 刘备带去的物资 , 基本也没什么能带回来的 。
当然 , 后来诸葛亮治蜀时励精图治 , 多种方式开发经济 , 很长时间内 , 蜀汉还算物资充盈 。
2、负担加重
刘备所率的东征部队 , 不少是从荆州一路带进益州的 。他们是一支机动部队 , 许多人是职业军人 。
此后 , 诸葛亮为了补充军力 , 被迫部分实施征兵制来征兵 。
尽管诸葛亮政治清明 , 但仍无法避免“西土苦其役调” 。
如果说诸葛亮尚能抚疲敝人心的话 , 他死后 , 这种沉重负担最终使蜀国失去人心 。
总的来说 , 表面上 , 诸葛亮的一系列举措 , 在表面上给蜀汉包扎好了伤口 。可是 , 夷陵之战造成的内伤 , 却是不可逆的 。
三国两晋南北朝|夷陵之战中,蜀汉最多损失5万兵马,为什么之后就一蹶不振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