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历史典籍作为记载人类文明进程的书籍,它并不是枯燥无味,艰深难学的,在不少的历史典籍中,那些故事大都是丰富而又颇有趣味。古人为了便于记述,就高度概括故事并根据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经验总结,一个个精致形象而又意味深长的成语适时诞生,经后人代代相传引用至今。小编从大禹创造“化干戈为玉帛”的文明制度到商纣王肆虐践踏文明的“酒池肉林”开始给大家“抽”几个古代中国常见而又典型的成语以及它背后的小故事,丰富一下学识吧。
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文章插图
01.化干戈为玉帛来源: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化干戈为玉帛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淮南子·原道训》约公元前21世纪(距今4000年多年)夏族的部落建立了高危的城池,用来戍守外敌,使城内安居乐业。也因为这样,其他的部落都对夏族虎视眈眈。大禹当政开始,便拆毁了城墙和护城河,还把钱财都分给了大家,改用道德教化人民。于是其他部落首领都佩服大禹的勇气,纷纷向他进献玉帛珍宝。日后人们就那它比喻使战事转为和平,用在现实里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通过温和的方式解决,就是“化干戈为玉帛”。
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文章插图
02.沐猴而冠来源: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史记·项羽本纪》项羽起兵建立基业之后,就曾经有人劝他在咸阳建都以图功名大业。不过我们都知道项羽虽然力拔山兮气盖世,但是他的目光却继位短浅,他一直认为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锦衣夜行一样,别人根本看不见。而那个劝说项羽的人就讥讽道:“都说楚人是戴着帽子的猴子,愚笨不堪现在看果然如此”。这个成语就用来比喻虚有其表,愚笨无知空有表面。
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文章插图
03.网开一面来源: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史记·殷本纪》这个成语说的是商超的首领汤在外出的时候,曾看到一个人四面张网捕鸟,商汤觉得这实在是太残忍了。于是就拆掉了他的三面网,并且还祷告鸟儿不要进入这里面。后来这就成为仁慈君主的代名词,在现在的法治社会,显然网开一面已经不太适用,于是它就有了一种全新的注解:比喻宽大的态度,给人一条出路,也是运用的非常形象。
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文章插图
04.朝三暮四来源: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庄子·齐物论》据说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人,因为养的太多而资产匮乏,于是他就打算限制猴子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三个橡子,晚上四个橡子。而猴子听到就非常生气,而养猴子的人就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听到后就很高兴,怪不得后人都说“耍猴”……后来比喻实质不变,用小伎俩让人上当,当然也是对被管理者愚笨的讥讽。不过我们现在都用这个成语比喻多次变卦,反复无常。
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文章插图
05.酒池肉林来源:大冣乐戏于沙丘 ,以酒为池,县肉为林。——《史记·殷本纪》约公元前1105年,帝辛商纣王出生,他是商朝的最后一个皇帝,也是荒淫无道皇帝的代名词。上古以来兼容、平和的中国文明在大禹“化干戈为玉帛”的带领下,炎黄子孙逐渐走出野蛮,迎来新生。没想到1000年后文明再遭破坏。
这些典籍里的成语你都知道,但它的历史渊源你都不了解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