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牛首山,曾是一代画僧髡残的栖息之所。幽栖寺残垣断壁间、泮池边摇摇欲坠的古凉亭旁,我努力寻找着髡残大师的蛛丝马迹,残酷的历史竟然没为我们留下丁点的遗存。这位十七世纪中国最著名的画僧,清四僧中的特立独行者,中国绘画史上杰出之代表,自幼向佛,忠明反清,孤居幽栖,以画侍佛,在明末清初上演了一段传奇般的人生之旅。今天我们追寻大师历程,勾索大师遗墨,用以记念这位已离开我们三百多年的著名画僧。
一心向佛
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电住道人等。其一生充满着传奇,充满着佛性,充满着彻悟。
髡残自剃后,直接到隐园的龙三三家庵修行,从此正式走上了他人生的禅修之旅。后来他听师之命云游江南到了南京,并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参加了大报恩寺校刊《大藏经》,顺治十五年(1658)拜在觉浪禅师门下,改法名为大杲,成为曹洞宗上青糸的传人。之后他又修禅于栖霞寺和天龙古院,最终髡残选择了牛首山为其禅修之地,并终老于牛首山。
文章插图
《苍翠凌天图》
文章插图
《山水图》局部
髡残禅修的一生与其他清三僧的最大区别在于,髡残信佛禅修为主动自愿,并且充满着执著和坚定。石涛因遭家庭的变故而入佛门,八大、渐江皆因明亡而出家,三僧是被动的无奈的。且八大在53岁颠狂病愈后,即返俗了。四僧中髡残最俱佛性、最有佛缘,他的彻悟发自其幼小的心灵。天生的佛性以及后天的禅修,影响着髡残的一生,并对他后来的绘画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文章插图
忠明反清
髡残虽为出家人,但在大事大非的原则上是异常坚定的。其所处的明末清初正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朝代交替期,由于记载失缺,虽然我们还不能明确了解髡残是否参加过抗清活动,但种种旁证足以说明髡残骨子里是忠明反清的。我们从他这一时期交往的抗清人士即能探知一二。他所拜的觉浪禅师就是一个极俱遗民思想的著名高僧,髡残作为其极其赏识的弟子,必然受其影响。此外他与顾炎武、郭都贤、熊开元、尹洞庭等名遗民的交往,虽不能作为其抗清的直接证据,但髡残的忠明反清的思想是明确的。
文章插图
孤居幽栖
髡残生性孤僻且性格桀骜。程正揆《石溪小传》里称其:“性鲠直若五石弓。寡交识,辄终日不语。”这对他人生的道路的选择、与人交往的方式,以及绘画风格的形成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他少时选择出家是以自残的方式強迫父母而成。最终选择幽静而远离城市的牛首山,更是想使自己求得一块宁静而少干拢的禅修之地。按理说,他在城南的报恩寺刊校《大藏经》已取得了众多的成就和影响,也便于和社会名流的交往,何乐而不为?但髡残选择了牛首山幽栖寺,采取了彻底的遁世隐居,且常闭关不出,就连寺里的僧人也很难见到他,更不要说常人。髡残在清顺治十八年(1661)八月所作的《山水图》题跋中点出了他入静牛首山的缘由:“城市厌烦燠,江山玩清晓,與濯临石湖,吟啸望云谳。…何当临此际,忘年从稽阮。”他追求的是晋人风范,他要的是悠然清静自然山水。牛首山自然成为他心中最理想的静土。
文章插图
上海博物馆所藏的《幽栖图》,正是大师幽栖牛首山最真实的写照。画中的髡残在一简陋的小茅屋旁,遥望远处的溪水,近旁的古树,虽艰苦,却怡然自得。
髡残生性孤僻,少与人交往,加之晚年体病,他有限的交友仍以朋友的探望为主。他们主要是程正揆、周亮工、张怡、龚贤、方以智、钱澄之、顾炎武、钱谦益以及熊开元等。这其中友情最深影响最大的当数程正揆。少与人交往也是髡残画作传世较少的原因之一。再者性格的原因,他与众多僧人相处不和,一次失火烧了他的住处,使他的收藏遭到了巨大损失。逝前他把自已所剩的藏品散与众人,并交待将自已的骨灰撒入长江。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陈省身的数学人生开创几何新纪元,为中国数学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中国网络文学能否撕掉“二等文学”标签?
- 中国武术由来已久,“武学盛世”和“武学末世”分别是什么时候?
- 中国嘉德专家老师评鉴清雍正斗彩瓷器及市场价值
- 「张忆滨」|丹青追梦 水墨本色-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个人云展览
- 中国画中的理想男人
- 安徽萧县: 为青少年成长搭建文化教育平台
-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许雄志书法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