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余秋雨先生向来是特立独行不受世俗的眼光所累的。早在1971年的9.13事件之后,为了与“Y文化专制”对抗他依旧不畏检举独自编写了《世界戏剧学》。一颗赤诚滚烫的心始终在余秋雨先生的胸膛里跳动着。余秋雨先生毅然辞职之后,不带任何外援、任何专业设备,只身一人坚定地来到阳关开启了他的“文化苦旅”。北有玉门、南有阳关。阳关是汉唐时期内地与西境通商的必经之路,是历史上重要的交通要道。古今无数的文人墨客借阳关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实际上古往今来对于阳关具体地址的描述十分模糊,只知道有着阳关位于甘肃省敦煌市西南的古董滩附近的记载。除此之外,便是古今的文人描写阳关的诗句。余秋雨先生就是在这种结局并不十分明朗的情况下,未与任何专业人士做伴就独自去了西北。
文章插图
余秋雨先生曾在书中记录过,形单影只的他为了寻到阳关故址一路上问了许多人。但是对于这个仿佛只存在于典籍中的地方无人能说出他具体在哪里。直到遇上一位老人,老人说路又远、雪又大,不过一块石碑不值得。但是余秋雨没有因此回头向老人道过谢之后,便继续向风雪里走去了。终于,苦苦寻找的余秋雨最终寻到了屹立于荒漠中的石碑,上面赫然刻着四个大字——阳关故址。阳关,曾看着两个国度的人马从这条道上来来往往、川流不息。也看过无数旌旗猎猎、战鼓雷鸣的战争。尽管当余秋雨到达阳关时映入他眼帘的只有那黄沙和大大小小的坟堆。但是仍促成余秋雨写下了震撼人心的文化著作。若是没有余秋雨先生怀着对文化的一片赤诚之心、拥有不畏惧世俗不畏惧艰难困苦的胆量,便没有对阳关戈壁的探索,也没有了《文化苦旅》、《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等巨著。
文章插图
有人说余秋雨过于矫揉造作,面对中华遗迹总是恨不得悲恸大哭。也有人质疑余秋雨是沽名钓誉者。但他们不知道,为了对中华文化有一个真实可靠的研究,余秋雨还曾特地穿行了当今世界上最危险的地区,亲身考察了人类的重要文明遗迹。余秋雨先生将自己的所见所感所闻全部记录下来,写作了一本《文化苦旅》。但是这本书出版的过程并非那么顺利。第一家出版社将《文化苦旅》当做了一本旅游手册,甚至要求余秋雨删减掉一部分内容。余秋雨不同意便把书稿拿了回来,但是退回来的书稿已“满目疮痍”,书稿上面被涂抹了多处。余秋雨自己说过退回来的稿子没法阅读,自己好几次都想把它放进火炉里烧掉。随后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愿意出版,但是要把《文化苦旅》放进一部出版多年的散文丛书中。余秋雨先生仍然没有同意。后来听说了此事的王国伟表示愿意帮他出版,终于在1992年这本书成功面世。从遮天蔽日的风沙到二千年前的都江堰、从一望无垠的荒漠到烟雨行舟的水乡古镇。《文化苦旅》中记载的每一处地方,都透露着历史文化的根源、变迁。余秋雨先生借我们他的经历他的人生,重新唤起了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去认识这些积淀了几千年风华的人文山水。
文章插图
余秋雨其人和作品一样,极具理想主义色彩。余秋雨先生以独特的视角审视着文化和历史,并不断的反思,由此写出来的作品不仅关乎他个人还关乎到我们每一个人。他放弃升官的机会转而裸辞23次奔赴西北荒漠寻文化古迹的志气,打动了贾平凹。后者曾说:“余秋雨无疑拓展了当今文学的天空,贡献巨大。这样的人才百年难得,历史将会敬重。”也正是由于余秋雨先生的这份志气和魄力,我们才能看到他后来的多部巨著。纵观古今,历史上并不缺为中华文化忧思的文人。但是比起只会怨声载道者,真正肯为了中华文化而不远万里地跋山涉水者少之又少。不仅仅是余秋雨先生前往西北的荒漠去寻找中华文化,阳关戈壁也同样在等待着这样一位历史和文化的传承者的到来。
推荐阅读
- 李白出生在哪里呢外西北的条件太好了,俄罗斯真会挑地方
- 你的生活不如意,多半是缺了它,余秋雨都在读的书,让你对人生改观!
- 张宝胜曾为叶帅表演以鼻嗅字,公开演出被揭穿尴尬败走507所
- 徐志摩喜欢踢足球,他的孙子曾为他圆梦!
- 水浒传|他是梁山第一高手,曾为武松报仇雪恨,却不受宋江吴用的重用
- 诗词歌赋|玉真公主是谁?诗人李白王维曾为其争风吃醋
- 先秦时代|山高路远、关隘重重,东南西北四条路,山东六国为何就要剑走偏锋?
- 托尔斯泰的婚姻悲剧:曾为一名男学生离家出走,妻子说他是同性恋
- 余秋雨把“乐”读成“lè”,近万人留言批评:这个字应读“yào”
- 红河弥勒秋雨书院今日开馆余秋雨手稿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