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摘要:2020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隔空对谈”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文章插图
“我写《摩天大楼》时有一种任性。包括原本写了两个警察,但在快完成的时候拿掉了,以至于小说从头到尾几乎没有推理过程。拍摄的时候,电影公司说想哭,但最后还是拍成了。”11月27日至29日,2020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在上海、台北同步举行,中国台湾作家陈雪谈到今年热播网剧《摩天大楼》时感慨,“老实说,这部小说能被改成电视剧,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今年以来,类型化短剧逐渐升温,与《摩天大楼》同期就有《非常目击》《白色月光》,由“爱优腾”三大视频网站分别推出。三部剧制作各有优势,阵容亦旗鼓相当,但获得的观众评分明显分化。其中,《摩天大楼》目前豆瓣评分8.1,在今年播出的国产网剧中属第一梯队,同在此列的还有此前大热的改编自紫金陈原著小说的《隐秘的角落》。在业内人士看来,迈入精品化大片时代的网络剧,越来越看重具有人文厚度与文学价值的文学底本。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文章插图
从议题设置来看,上海-台北两岸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洞悉了这股在海峡两岸升腾的文学影视新潮流。本届文学营暨小说工作坊安排了多场文学活动,包括金宇澄主题讲座《老金地图——处世与表达》及两场文学对谈《文学表述中的影像再现》《在虚拟世界中如何虚构》。手握《繁花》原著的金宇澄与小白、蔡骏、高翊峰、陈雪、既晴等两岸作家,都在不同程度上与影视“交过手”。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文章插图
用影评人、学者毛尖的话来说,这些年,文学和影像这两种文体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文学的长短虚实结合、平行分段叙事、开放结尾等在影视剧中越来越多使用,电影也向小说回馈了蒙太奇等叙事技巧。“电影质感越来越好,必须考虑文学性,小说讲述更完整的故事,向电影借鉴分镜等技术。”身兼小说家、编剧、导演多职的中国台湾作家高翊峰总结。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文章插图
网剧《摩天大楼》中,杨颖饰演离奇死去的美女店长钟美宝,作为全剧关键的线索人物,被章子怡认证“演技过关”。谈到这个人物,陈雪坦言,创作一开始没想到要写谋杀案,但在人来人往的摩天大楼,如何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交集,撼动一扇扇紧闭的门,需要一个事件。“这部小说不是推理也不是惊悚,不讨论谁杀了谁,而是写一个人的死亡如何影响其他人,这是我真正想做的事。”
让杨颖演技翻身的《摩天大楼》,原著作者怎么看?
文章插图
对于文学和影视的差别,陈雪提到了“视角”,“如果是电影镜头表现一座摩天大楼,可能是从上往下拍,体现这座建筑的大和宏伟。对小说家来说,可能是从下往上,从大楼的地板开始。先是遇到管理员,再刷卡进入电梯,走到漫长的走道……我为这些场景安排了对应的人物,比如清洁员、最了解这栋大楼的‘楼主’。尤其是‘楼主’就像一把钥匙,带领读者进入这座摩天大楼。”
悬疑作家蔡骏认为,网剧《摩天大楼》抓住了小说的主要线索,偏重推理罪案,构建出了编剧但未必是作者眼中的案件真相。“小说的主角与网剧不同,大楼本身才是小说的主角,体现的是个人与城市的关系这个经典命题。结局如何解读不重要,重要的是讲述悬念的过程和读者带着疑问进行阅读的过程。”
一流的文学作品是否具有某种“抗拍性”?毛尖直言,《繁花》原著中的“不响”就很难拍,读者看小说可以心照不宣,银幕上沉默哪怕一分钟都很可怕。正在创作一部人工智能题材科幻小说的小白认为,所谓“抗拍性”来自小说叙事和影像叙事的本质不同,在信息分配、时态、视角等根本性问题上,小说与影视可以公约的部分不多,“或许未来会有一种算法,把可以公约的部分找出来进行转化。”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