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批评的不是《大秦赋》,而是大秦

《大秦帝国》四部曲自面世以来,从来没有像第四部《大秦赋》这般「批评如潮」。
不用惊讶。
人们对《大秦赋》的批评,要害不在于演员不够好,也不在于剧情设计有多荒唐。
而是在于这部历史剧所传达的历史观念。
看过这系列剧的人都知道,它的主调是在赞颂秦国及秦朝。尤其最近这部《大秦赋》,对秦始皇的美化更是露骨。
这种历史翻案,与秦始皇暴君形象相背,过于违逆传统认知。
在理解秦国自西方崛起、直至秦朝武力统一上,传统历史认知一直很稳定。
所以,与其说批评者在批评《大秦赋》,不如说就是在批评大秦。
影视剧虽然可以戏说,但美化「暴秦」与「暴政」,也触达到人们内心深处最根本的一根弦。
遭致反弹,理所当然。
 人们批评的不是《大秦赋》,而是大秦
文章插图
|陕西作家孙皓晖所著历史长卷小说《大秦帝国》,全套首版于2008年,影视剧首播于2009年;如今热播的《大秦赋》(原名《大秦帝国之天下》)是影视剧的第四部,也是最后一部。
书名:《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
「强秦」还是「暴秦」
对于中国各个历史朝代,我们大都会有一个总体印象,并会找到一个与之相对的凝练词汇,比如「雄汉」「盛唐」。
但对于秦,我们常会听到两个词汇,一个是「强秦」,一个是「暴秦」。
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
很显然,《大秦帝国》展现的是「强秦」。
可是,对于大秦的认识,历代都有共识,主流就是「暴秦」。
 人们批评的不是《大秦赋》,而是大秦
文章插图
|国漫剧《秦时明月》是一部以「暴秦」为历史逻辑的动漫,图中人物为淮阴侯韩信;与《大秦帝国》一样,二者均有大量粉丝观众。
图片来源:《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
人们对「暴秦」的批评,最直接的就是「徭役繁重」。
「强秦」强调的是秦国国家力量强大的一面。它可以东扫六国,北击匈奴,南向面海,以强大的军事力量奠定中国基本版图。
从表面事实来看,国家的「强」肯定优于「弱」,但「强」的表面事实下,往往隐藏着更多的其他事实。
据历史学家朱绍侯编著的《中国古代史》所述,秦朝人口约有2000万,全国军队数目约在100万以上,修建秦始皇陵约70万人,再加之修建长城、驰道,服役人口至少在200万以上。
如果一个社会每10人就有一人从事国家役力,这种社会状态可想而知。
这种役使人口的方式,是秦国走向「富国强兵」道路的基础。
这一方式也可以囊括在「耕战主义」的旗号下。
「耕战」一词出自商鞅及其后学汇著而成的《商君书》,《商君书·慎法》中便有这样一句:
「境内之民,莫不先务耕战,而后得其所乐。」
「耕战」是秦国人的首要任务。「耕」以保证基本温饱,「战」以维持国家力量,在「耕战」之后,人民方可「得其所乐」。
但在生产力低下、战事不绝的先秦时期,如何做到「而后得其所乐」?
不过幻想罢了。
因此在一些更为激烈的批评者看来,秦国所奉行的「耕战主义」,多多少少有些近代「军国主义」的味道。
这就涉及到对「暴秦」的第二个批评:「军事至上」。
对于秦人「好战」的批评,人们常常关注到的还有「军功授爵制」,即普通人可以通过军功获得一定的爵位。
军功爵制在春秋时期出现,战国各国都有存在,但秦国表现最甚。
据朱绍侯论著《军功爵制研究》统计,自秦孝公八年(公元前354年,即商鞅变法时期),到秦昭襄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6年,即秦灭周之年),在军功的激励下,秦国在99年间有记录的杀人数目就达到了1617000人。
也就是,平均每年要杀掉他国军民16000余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