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满族玛虎古戏传承人陆德华先生( 二 )


王:玛虎就是戴假脸的意思。
陆:好像西藏那边也有。
王:对,叫羌姆,蒙古叫查玛舞。
陆:我参加工作以后,我还没有艺术细胞,我本身爱好古典诗词,我不但爱好,我还作诗词。我的诗词还真是很有意思,你比如说像我的叔伯哥在大连,我念书的时候,念高中的时候他给我一块表,我参加工作,咱们搞创作没有作息时间嘛,不咋戴,是一块菊花(牌)表。完了上旧楼,一搬家把这些都找出来了,我就觉得挺爽,我就填一阙《蝶恋花》:三十年前一老表,那阵年轻未识它多好,不知何时忘记了,岂知表老人将老。下阙是:岁月逢晨敬大嫂,老表如前有劲还能跑,趁着夕阳有大早,聆听老表谈分秒。我认为能达到这样程度,我把表就给它做到极致了。我现在写这个东西,我不追求多,但是我写一个就成一个。
王:真挺好,一个小情节就能表达出来你对人生的追求。
陆:那时候参加工作就在戏剧创作室,1970年省里刚成立山鸡戏剧创作网,三百多人。咱们省号称356,那时一开会一个招待所都住不下。我一直看不上地方的表演性东西,这得说咱们党真挺宽容,我就那么混吃等死有七八年。不是没出状态,是没入进去。后来正好我身边伊通二人转创作在全省是拔豪横的,很少能有和伊通比肩的,就是集体力量。最早的单出头、小老板是伊通的,《小老板》上白山剧歌了,咱们长影拍的电影。《小老板》一直到现在论艺术水平好像是现在还没有超过它的,它就是一个杆,很难拔下去。完了接着张文旗这是老的,吉立昌、李程飞、刘兴文、王希昌,施立学、薛卫民,这都是我们伊通的。
王:薛卫民是写诗歌的,我很熟。
陆:伊通这么小的水泡子能养住人家嘛。这些人都在我们创作室呆过,还有作曲的,都很多。一代一代的都出成绩,那时候我出的比较晚,我也挺着急的,但是后来从成立满族自治县开始,1984年我们成立叫新家满族自治公社。新家这个地方现在没了,不是很重要的地方,合并了。但是这个乡是满族聚居的一个乡镇。
对话满族玛虎古戏传承人陆德华先生
文章插图
财神:为芸芸众生赐予福祉,招财进宝
王:当时叫啥名?
陆:新家乡。然后让我去搜集满族传世文物和民俗文化。县里面搞这么一个团队,由计生委主任带领,我上那去搜集去。开始是搜集文物进京,代表吉林省,伊通县代表吉林省进京展出。因为我是农村人,我农村人,我和农民不隔心,我和他们走了一段时期。我一看他们也深入不到老百姓中去,早上下去晚上就回来了,到了老百姓家一坐,就现在是怎么的了,党的什么政策,民族政策,落实民族政策,上你们家搜集文物,传世文物啥的,我们有啥说啥,有啥拿啥,我们也不打棍子,不抓辫子。
王:那时候搜集到很多吗?
陆:博物馆搜集的。老百姓说没有啊,都是四旧,我们谁能整那玩意,我们早烧了,跑了一周多一件没收上来。后来我懂,我知道他们都有,就是不给,你也不能上人家柜里去翻去,后来我申请了,我说我自己下去,我去搜集。我找向导,是新家的粮食所的所长,粮食所的所长叫王家昌,他虽然是汉族,但是他是个满族通。他妈活着的时候是刺绣的,专门刺绣枕头顶子、幔帐套啥的,烟荷包、香荷包,他明白这个。而且他人熟地熟,他就领我挨家走。老满族和他骂骂滋滋的,都可近乎了。我和他们学不少东西,也挖掘出不少东西。这个博物馆很多重要的传世文物都是我们搜集来的,我当时一分钱没有,就是打白条子整上来的。其中包括满族传世孤品萨满神器,一整套萨满法器。
王:就证明当地那时候萨满流行得非常广泛。
陆:现在回想起来,那老太太她本身就是“萨满”。
王:老太太叫啥名?
陆:叫老那太太,祖上是老白山的七道沟下来的,她保存的一整套萨满神器。
王:她有文字记载吗?
陆:没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