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筒瓦重做,底瓦不动,揭秘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过程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历经一年半修缮后,12月23日,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重新回到观众视野,全新的《三皇五帝与百家姓》专题展妙趣横生。此次修缮是自2004年以来的历代帝王庙又一次文物整修。精准把脉、纯手工作业,古建修缮团队用匠心还原了这座明清建筑的老风貌。
拆筒瓦重做,底瓦不动,揭秘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过程
文章插图
提起历代帝王庙,熟悉北京庙坛文化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座建筑等级高、文化价值独有的明清建筑。
“中华统绪,绝不断线”。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的历代帝王庙,迄今已有四百九十年历史,正殿“景德崇圣殿”祭祀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明代的188位帝王,东、西配殿从祀79位功臣名将,是目前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祭祀历代帝王的皇家庙宇。整体庙宇巍峨雄伟、气势恢弘,尤其是主殿景德崇圣殿,等级规格与故宫乾清宫相同,为“九五之尊”皇家宫殿建筑的杰作。
1996年,历代帝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经修缮后于2004年对公众开放。“15年过去了,建筑构件出现不同程度的糟朽,尤其是屋面部位,因‘尿檐’导致檐头的木基层糟朽严重。”首开房地集团总承包部历代帝王庙修缮项目项目经理乔振来说。
“尿檐”为古建筑俗语,指屋檐及其附属排水系统不能导出全部雨水,部分雨水因此侵入琉璃瓦的缝隙,迂回流经多处,最终表现为侵蚀檐体木基层。
拆筒瓦重做,底瓦不动,揭秘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过程
文章插图
2019年5月,经国家文物部门批复,历代帝王庙启动新一次保护性修缮,涉及景德门、景德崇圣殿、东配殿、碑亭、祭器库、钟楼等16座单体建筑,主要是对破损的瓦面进行修补、更换,对更换的椽望及檐头附件的油饰彩画地仗进行恢复,以及对东、南、西三侧院墙进行现状整修。
就像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有着20多年从业经验,曾参与过故宫雁翅楼、万寿寺等修缮项目的乔振来深知,古建筑修缮,第一步得把准脉、找对症,不能仅凭经验做事。于是,古建工人走上各殿座屋面,局部揭瓦,先排查糟朽情况,再确定具体的修缮方案。
“这就是精细施工,尽小者大,慎微者著。”乔振来说起,以景德门举例,最初设计的屋面修缮方案是檐头屋面揭瓦,剩余屋面捉节夹垄。所谓捉节夹垄,就是在瓦面不动的前提下,将筒瓦板瓦各瓦件之间的缝隙,用麻刀灰勾抹严实,以防雨水渗入。可工人将瓦面局部揭开后发现,筒瓦底部酥碱严重,原定的方案可谓“治标不治本”。经专家现场勘查论证后,最终将原修缮方案中捉节夹垄部分改为拆除筒瓦重做,底瓦不动。
拆筒瓦重做,底瓦不动,揭秘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过程
文章插图
从阜成门沿着阜内大街一路东行,经鲁迅博物馆、白塔寺,再往前走百米,就可见路北一座黑琉璃瓦绿剪边的古建筑,红色的朱漆大门格外醒目。恢复开放后的北京历代帝王庙博物馆,仍是原有的风貌。
拆筒瓦重做,底瓦不动,揭秘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过程
文章插图
整个修缮过程中,技术人员将精确到毫米级数字的操作手法,现场对古建工人手把手教学,就是要用纯手工打造出“老味道”。“咱修的是文物,可不能一边修一边搞破坏。”乔振来叨唠着,古建修缮的技艺博大精深,每一位古建人都要活到老学到老。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采访人员 赵莹莹
流程编辑:u004
拆筒瓦重做,底瓦不动,揭秘北京历代帝王庙修缮过程


    推荐阅读